汤剂是中药最为常用的剂型之一,自商代伊尹创制汤液以来延用至今,经久不衰。
《本草纲目》有云:“凡服汤药,虽品物专精,修治如法,而煎药者鲁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
汤剂的煎煮对煎具、用水、火候、煮法都有一定的要求。
一、煎煮用具
煎药器皿宜选用性质稳定的砂锅、瓦罐等陶瓷类器具,搪瓷罐次之,不锈钢锅也可以;忌用铜、铁、铝等性质不稳定的金属类器具,以防在煎煮过程中此类器皿与药液中的成分发生化学反应,降低药物疗效或产生*副作用。
二、煎煮用水
古时曾用长流水、井水、雨水、泉水、米泔水等煎煮。现在多用自来水、井水、蒸馏水等。一般来说,以水质洁净新鲜为好,日常生活中可饮用的水,都可用以煎煮中药。
三、煎药火候
有文火和武火之分。文火,是指使温度上升及水液蒸发缓慢的火候;而武火,又称急火,是指使温度上升及水液蒸发迅速的火候。
四、煎煮方法
将药材浸泡30~60分钟,用水量以高出药面2厘米为度。一般中药煎煮两次,第二煎加水量为第一煎的1/3~1/2。两次煎液去渣滤净混合后分2次服用。
质地坚硬、需久煎的药物加水量可略多;质地疏松、易挥发、煎煮时间短的药物,加水量淹没饮片即可。以根及根茎类、种子、果实、矿物、动物、蚧壳等质地坚实为主的中药适当延长浸泡时间。夏季气温较高,浸泡时间则不宜过长,避免药材腐败变质。
煎煮的火候和时间,要根据药物性能而定。一般来讲,用大火(武火)煮沸,后改用小火(文火)使药液保持微沸状态,以免药汁溢出或过快煎干。
解表药、清热药宜武火煎煮,时间宜短,煮沸后煎3~5分钟即可;补养药需用文火慢煎,时间宜长,煮沸后再续煎30~60分钟。
五、特殊煎煮方法
1、先煎
即延长煎煮时间,某些有效成分不易煎出的矿物和贝壳类,如龙骨、牡蛎、龟甲、鳖甲等需要先煎30分钟左右,再与其他药同煎。某些药久煎可使其*性降低的,如川乌、草乌、附子等应先煎1小时左右至口尝无麻舌感为度,再加入其他药一同煎煮。
2、后下
即缩短煎煮时间,含挥发油成分,久煎有效成分易挥发散失的药,如薄荷、砂仁、豆蔻等;或有效成分不耐煎,久煎易被破坏的药,如大*、番泻叶、钩藤等入煎剂应后下,待其他药煎煮一定时间后,再放入同煎5~10分钟即可。
3、包煎
中药饮片有毛、漂浮液面不便煎煮的,如辛夷、旋覆花等,药材呈粉末状或煎后药液粘稠不便滤取药汁的,如海金沙、蒲*、车前子等,宜用纱布包煎。
4、另煎
又称另炖,贵重类中药,如人参、西洋参、羚羊角等宜另煎2~3小时,然后取药汁兑入煎好的汤剂中服用,以免造成浪费。
5、烊化
即加热溶化,一些胶类中药如阿胶、鹿角胶、龟甲胶等,与其它药同煎易黏锅、熬焦或黏附于它药上造成浪费。应先将其放入水中或加入少许*酒蒸化,再加入其它已煎好的药汁中兑服。
6、冲服
一些入水即化的药(芒硝)、汁液类(蜂蜜、饴糖)以及羚羊角、沉香等粉末药不需要煎煮,宜直接用开水或药汁冲服。
-END-
#长按小程序码,立即给我留言#
#往期回顾
#点击图片查看往期文章
文:徐燕茹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