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名芊大漠山水,远观近鉴解枢机
艺术家黄名芊
黄名芊,大漠山水画创始人,年生,江西南康人,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国画专业,是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创始人之一。曾参加傅抱石率团二万三千里写生。经多年研究探索创立大漠山水画系列作品,被著名中国美术史论家王伯敏、美术理论家薛永年教授誉为:“填补中国画史现大漠山水之空白”。
现为中国画资深教授、中国书画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水墨书画院名誉院长、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员、中国(新余)傅抱石文化艺术研究会顾问、江苏省国画院特聘画家、中国美协会员。
作品曾在北京、上海、南京、广东、山东、辽宁、江西、新疆以及德国、加拿大、阿联酋、台湾等地举办画展18次,并多次获奖。年纪念改草开放30周年被授于《中国画坛30位杰出人物》荣誉称号;年作品《路漫漫》曾隨《神州9号》飞船遨游太空;年作品《驼铃声里笑声扬》被人民大会堂收藏,年作品《岑参诗意》题词、个人简介应邀刻石镶嵌于北京八达岭新长城景区永久展示。作品《驼铃声里笑声扬》获《当代中国第八届山水画展》金奖;年作品《岁月沧桑一昔年的荒漠》特激名家示范展出,作品刋发于画集封面,授于建国70周年当代中国山水画家终身成就奖。
出版个人画集《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黄名芊》等20余种。
名家点评:
黄名芊大漠山水,穷大漠之神变,测瀚海之幽微,不是陶情于南方的山明水秀’而是沉醉于戈壁流沙的震撼。他以宏大的气势、神奇的韵律、流沙的质感、历史的回声、荒漠的生机、时代的审美,表现了天地的大美,倾注了讴歌敬畏自然、追思历史、赞颂开发大西北的激情。他以传统为根,但向大漠追魂,以求新带动求好,以当代群体的认知和感受,赋予山川以新的审美经验,形成了语汇新颖单纯、艺术风格强烈的自家面目,赢得了业内外的称赞。
——薛永年(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导)
黄名芊先生是受过系统艺术教育和训练的画家。学院的正规教育可以成为-一个人的财富,也可以成为一个人前进的包袱。许多不思进取的人,在享受过学院熏陶之后,满足于技巧技术的掌握,成为艺术创造上的懶汉。只有那些善于思考、勤于探索、敢于突破成规和藩篱的人,才有可能走入探索、创新之道。黄名芊属于后者。黄名芊牢记中国画“远取其势,近取其质”的要求,努力把画面的势态和笔墨造型的情趣结合在一-起,使这些作品既夺人视线,有第一眼的效果,又耐得起细细琢磨,经得起推敲。
——邵大箴(中央美术学院博导教授)
作品欣赏
路漫漫97cm-97cm
丝路驼铃cm-cm
秋牧cm-68cm
漠野高秋x42cm
漠野新绿68x68cm
丝路奇观cm-68cm
曙光在前×cm
《胡杨驼铃》cmx68cm
《丝绸之路风光》cmx68cm
《迎朝阳》cmxcm
踏雪丝绸故道97cm-cm
责编常策科审核古广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