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朝阳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山海经上古神人爱沐浴,还要清洗太阳和
TUhjnbcbe - 2025/4/8 22:54:00
白癜风到哪里治疗最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sfxbdf/

《山海经》记载的上古神人都是华夏先祖。虽然他们形象怪诞,但是其言行举止,或多或少能体现一些上古民俗。例如,《山海经》记载了许多上古神人爱沐浴,他们分别羲和、常羲、颛顼、舜帝和昆吾之师。另外,《山海经》还要清洗太阳和月亮,这就是“羲和浴日”,以及“常羲浴月”的神话故事。有专家学者认为,《山海经》上古神人爱沐浴的故事背后,隐藏着一种上古传统民俗。

《山海经》的《大荒南经》记载,羲和是一位东夷女首领,她每天在东海之外的“甘渊”,清洗自己的儿子——太阳神鸟三足乌。《淮南子》则认为,羲和为儿子沐浴的地方在扶桑树下的汤谷,这是一处水温较高的温泉。

而《大荒西经》又记载,帝俊的妻子常羲,每晚在西海边清洗自己的十二个儿子,他们就是天上的月亮。根据《山海经》的描述,羲和、常羲两位上古神人,最重要的职责就是为儿子沐浴。晋代郭璞在《山海经图赞》中,把这种行为当成了神异能力。

郭璞认为,十个太阳和十二个月亮由帝俊的神力掌控,轮流值守为人间带来光明。常羲、羲和负责为儿子沐浴,是为了清洗从人间带来的污秽,更好地履行天神的职责。许多现代专家则认为,“浴日”和“浴月”的神话故事,是对日月在海上升落的一种形象表述。

那么,我们再来看《山海经》记载的颛顼、舜帝和昆吾之师。他们都是上古神人,为何也爱沐浴呢?

《大荒西经》记载,大荒之中有一座附禺山,颛顼和9位妻子合葬在此山。山的西面有“沈渊”,颛顼曾在此沐浴。《大荒南经》记载,不庭山的南面有一个“从渊”,这是舜帝沐浴的地方。白水山有一个“白渊”,这是昆吾之师沐浴的地方。

上古神人沐浴的目的似乎与“浴日”、“浴月”不同,不像是一种自然现象。现代专家认为,《山海经》记载的沐浴神话,其实是上古传统民俗——“洗儿”,也叫“洗三”。上文所说的“沈渊”、“白渊”和“从渊”,就是颛顼、舜帝和昆吾之师出生时候举办“洗三”仪式的地方。

“洗三”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俗。婴儿出生后的第三天或满月时,一定要为其沐浴。这样做的目的,一是清洗婴儿出生时沾染的污秽,消除疾病。二是以水赐福给新生婴儿,祝福他长命百岁。根据《山海经》的记载,这种“洗三”的传统民俗,在上古时期已经流行于华夏大地。可是,水真的拥有如此神力吗?上古先民可不这么看。

第一,水是生命之源。根据《淮南子》记载的上古神话故事,女娲造人使用的两种基本材料是水和黄土。汉代女娲创世的神话故事也认为,女娲的血液变成了河流,肉体变成了黄土地。上古先民认为,人体的一半都是由水构成的。

第二,水是天神的恩赐。上古时期农耕技术不发达,粮食丰收需要仰赖风调雨顺。天降甘霖则万物生长,雨水短缺则草木枯黄,水是天神赐予的生命能量。上古先民将新生婴儿放在水中清洗,有获取生命能量,回归生命本源的寓意。

第三,水是神人沟通的媒介。《山海经》描述的上古神话时期,巫师是一个重要角色。巫师施行占卜、祈福和驱邪时,水是常用的法具。在商朝先祖诞生的神话故事中,简狄就是在沐浴时,吞食了玄鸟产下的蛋,“感天而孕”生下了祖契。

由此可见,水在上古先民眼中具有神异能力,这也是“洗三”民俗能够长久流传的原因。《山海经》里的太阳神、月神、颛顼、舜帝和昆吾之师,都经历过上古传统民俗“洗三”仪式。但是现在,这种古老的传统基本已经消失了。也许在现代人眼中,《山海经》记载的“洗三”民俗,源自一种蒙昧的自然认知,消失是必然的结果,您认为呢?

1
查看完整版本: 山海经上古神人爱沐浴,还要清洗太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