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朝阳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中国古人为何爱画山水最爱历史
TUhjnbcbe - 2025/2/26 14:37:00


  中国古人为何爱画山水?这得从《易经》说起。


  《易经》是中国文化的源头。文化是什么?我们可以把文化二字拆开来看。“文”字,上半部分是“天玄地黄”的“玄”字,下半部分是《易经》中的“爻”字的一半。“化”字,左边是一个“人”,又边是一个“七”。因此,“文化”二字合起来的意思:演绎《易经》的卦象,逢“七”便会产生一个变化。


  我们的日常文化,就是在演绎《易经》。


  易经《系辞传下》说:“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


  《易经》说:人是由天地气化而生的,“天地氤氲,万物化醇”。就是说,大自然中存在着一种原生态的气,叫氤氲之气,这种气开始叫太虚,太虚发展为太极,太极包含阴阳两种状态的气,相互作用便产生人体。


  天地万物由“气”派生,在此哲学基础上,才有了中医说的“气聚则生,气散则亡”。现代中国人离传统文化越来越远,跟西方人差不多,也不知道什么是“气”了,史小姐来解释一下。史小姐生完孩子严重气虚,走路超过一个小时就恨不得“葛优躺”,连续说话超过一个小时就“累成狗”,按照中医的说法是生完孩子“气虚”。长达两年的气虚,每天两包补气的黄芪颗粒,令史小姐深刻懂得什么叫“气散则亡”。


  闲话少说,回正题。中国古人认为,世界在气化中存在,人生的过程是“气化”的过程,人以气而生。气化哲学,影响了中国文人的创作,于是便产生了“文以气为主”。中国古人其实不是在画山水,而是在画气。中国画不以人物画为主,是因为山水画更能体现气化哲学的精髓。


  下图是明代文征明的《浒溪草堂图》。


  

 此画意境清幽,得山水之灵气(整体)

《浒溪草堂图》局部细节图


  


  元朝黄公望作《富春山居图》


  中国古人画山水,要画出云气,画出山水在心里的感觉。山水,乃天地间最有灵气者,生命之气流荡在山川之中。史小姐曾去过黄龙,磅礴大气,犹如人间仙境。下图是史小姐在黄龙拍的照片,手机拍得不好,拍不出天地的壮美,请大家谅解。读者诸君想体验庄子所说的“天地之大美而不言”,请一定要去一趟黄龙。


  


  9月的黄龙,美如仙境


  史小姐被投诉,文章写的太长,严重超过你们的马桶时间,因此决定做一条迷你裙,越短越好。


  声明:本文为“最爱历史”原创文章,如需转载须在显眼处标明出处,违者必究!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古人为何爱画山水最爱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