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
朝阳区紧紧围绕首都“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特别是首都全国文化中心的整体规划部署,以“文化、国际化、大尺度绿化”为主攻方向,紧抓非首都功能疏解、产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发展契机,充分发挥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政策先行先试优势,努力在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特别是“两区”建设上求突破、树标杆、作示范,成为引领北京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区。
年
朝阳区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实现收入亿元,同比增长11.0%,占北京市的21%,占全国的3.1%。
年1-11月
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实现收入亿元,其中核心领域收入.8亿元,占总收入的77.1%,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
朝阳区在文创发展中
描绘了怎么样的新蓝图呢?
一起来看看吧!
完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培育发展新动能
朝阳区将聚焦优势产业、高端环节、高效供给,重点发展数字文化、文化贸易、创意设计等高端产业,加速文化产业结构升级、业态更新与链条优化。
强化科技赋能,着力推动文化科技融合,大力培育网络新视听、数字广告、数字出版等数字文化新业态,全力建设全国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示范区。
深入推进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培育文化消费新模式、新场景,提升中国国际时装周、艺术节等国际性品牌展会活动影响力,全力打造国际时尚文化消费活力区。
大力促进文化金融融合发展,提升线上线下文化金融服务平台功能,建设首都文化金融创新发展引领区。
把握“两区”建设契机,全力推进落实文化领域开放政策,积极争取文化领域开放政策试点,深化国际文化贸易,建设国际文化贸易中心区。
加强京津冀文化产业协同发展中心、全国老旧厂房协同发展联盟、国际文化产业园区发展联盟建设,大力推进文化与商务、旅游、体育等产业融合发展。
努力将朝阳区建设成为首都文化创新引领区,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时尚创意之城”。
优化文化产业发展布局
打造多极增长点
充分发挥国家文创实验区政策先行先试优势,持续深化在体制机制、政策环境、市场体系、金融服务、人才培养、发展模式领域的创新,不断探索形成在全市、全国可复制推广的文化改革创新发展新模式。
加快推进CBD文化中心、文创实验区国际文化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高水平建设连接首都功能核心区与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文化创新发展廊道”。
发挥国家文创实验区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国家文创实验区全域化发展,以功能拓展、产业升级、生态构建等方式加强区域协同,不断优化文化产业发展空间布局。
在全区形成以国家文创实验区为主轴,与望京-大山子数字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功能区、奥林匹克公园现代文化体育和旅游产业功能区、温榆河生态文化旅游功能区、潘家园古玩及艺术品交易产业功能区、垡头文化科技创新融合发展功能区,以及众多特色的文化产业园区基地错位、协同发展的“一廊五区多基地”新发展格局。
实施“双百行动”
构建“高精尖”要素体系
着力实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工程,强化产业发展支撑,推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开展“百园品质提升行动”,引导文化产业园区规范发展,推进一批智慧园区、文化科技特色园区建设,提升园区品牌化、特色化、智慧化、国际化水平。
鼓励和支持园区建设公共文化空间,培育认定一批文化事业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区,建设一批“城市文化公园”。
开展“百亿企业培育行动”,重点引进和培育年收入过百亿的旗舰文化企业,培育一批高成长性的隐形冠军和独角兽企业,鼓励支持中小文化企业创新发展。
开展“菁英人才培育行动”,创新文化人才发现、引进、培养、教育、交流、激励机制,强化人才对区域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支撑作用。
持续优化营商营文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积极落实常态化企业“服务包”制度,创新性开展“精准服务促发展”系列活动提升区域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朝阳区将紧紧围绕首都“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聚焦“文化、国际化、大尺度绿化”主攻方向,始终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紧抓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北京自贸试验区“两区”建设契机,努力将朝阳区建设成为首都文化创新引领区,引领全国文化产业创新发展。
我们一起走过
发展成果丰硕的“十三五”
迎来了砥砺奋进新蓝图的“十四五”
朝阳已准备好
一起期待更好的文化朝阳吧!
文字来源:朝阳区文创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