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出行#在之前文章中我们讲到了北京曾经提出5年内打通三环半,为何如今几近烂尾?留言中有不少还希望听到其他关于环半的概念,其中以四环半为最多,那我们今天就来讲一讲四环半。
首先,四环半并非像三环半那样按照完整的主干道闭环设计,颐和园就是不可逾越的障碍,望京和京港澳高速段也不连续。
(下图为理想的总规版本,分区细化时很多贯通路都取消了。)
所以,作者更倾向于三环半是为了分流三、四环路而建设,四环半则是填充四五环路之间的联络线,概念上更模糊一些。
第一篇:西四环半——四环半建设的起点从丰台区开始。
四环半的概念在年首先公开报道,是在建设最早的“西四环半”——玉泉路南北延长线。
昨天,记者来到建成的玉泉路二期上,道路上标志标线已经施划完毕。这条路位于西四环与西五环之间,南起阜石路,北至杏石口路,全长3公里,宽60米,设计为城市主干道,双向8车道,中央分隔带宽10米。
玉泉路二期的通车,还将北京西部的重要通道莲花池西路、阜石路、杏石口路连接在一起。据交通委有关人士介绍,玉泉路三期(莲花池西路—阜石路段)将于明年进行改造,由现在的双向4车道改造成双向8车道,达到城市主干道的标准。“明年底竣工后,玉泉路就会在西四环与西五环之间形成一条南北通道,虽然不是环线但是起到了环线的作用。这样将大大缓解西四环的交通压力,为北京西部出城通道分流。”
四环半最先在京西开展建设主要是西四环半的先天条件较好——已有旱河路、玉泉路、小屯路存在,即使它们存在着不连续、道路狭窄(基本为一上一下)等原因。
不过,西四环半的一期工程则在丰台区小屯(莲花池西路-京港澳高速),于年建成通车,宽阔比值的大马路从玉泉路直达郭庄子,迅速拉动了这一地区的开发,也为14号线选址京港澳北侧做好铺垫。
宽阔的小屯路与狭窄的玉泉路形成鲜明对比。
紧接着就是新闻报道的北段,将旱河路与玉泉路连接,实现西四环半的贯通。不过,中间段的玉泉路依然“卡脖子”,直到年才高标准实现。
不过还没有结束,京港澳高速以南的西四环半依然任重道远,不仅仅没有开工时间表,就连规划也是支离破碎。
玉泉路南延变成了城市次干道,而两侧级别较低的青塔西路和小屯西路,过了高速后则双双变身主干道,这种设计实在有些看不懂。
这一段真的是老大难,巨量拆迁还带不来多少收益,五里店是作者认为北京城区最没有发展前途的地方之一。
第二篇:北四环半——究竟谁才是正统?
奥运前夕,北京在北四环、北五环之间建设了多条道路,那么科荟路、大屯路、慧忠路谁才是北四环半呢?
科荟路由于紧靠绿隔存在感较低,已经通车的中段又在年惨遭封闭,成为北京道路建设史上的一个笑话,它早早退出了竞争四环半的权利。
至于其余两条,最初官方认可慧忠路才是北四环半,它西起中关村北大街、东至望京,通达性好于清华大学-北苑路的大屯路。在贯通后不久,甚至还开行了完全沿这条路的路公交车。
市交通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慧忠路的通车,标志着北部“四环半”全线贯通。北部“四环半”西起北京大学东门,东至望京地区,是一条平行于北四环的交通主干道。由西向东由成府路、志新路、安翔北路、慧忠路、育慧东路等城市主干道串联而成,主要与11条道路相交,其中在八达岭高速、北辰西路、北辰东路和京承高速4处为立交形式相交,其他7处为平面交叉路口。其中,中关村大街至志新东路路段为双向四车道,志新东路至北苑路路段为双向六车道,北苑路至京承高速路段为双向四车道,道路条件良好,贯穿东西。北城“四环半”的全线贯通,不仅使市民出行有了新的道路选择,而且对于缓解西北四环的交通压力也具有一定效果。
不过慧忠路也存在明显不足,与四环路过近(米)、不够宽阔(大部分双向四车道)等原因使它迅速失宠,在新版总规中慧忠路全线已经被降级为城市次干道。
大屯路则成为了北四环半的不二选择,它未来将大施拳脚——向西下穿清华大学与清华西路贯通,向东跨越京承至望京地区。
第三篇:南四环半——起个大早,赶个晚集。
南四环半的启动并不算晚,早在年其首段——红坊路已经建成通车。红坊路连接三台山路与博大路,北侧为巨大的小红门牌坊村,在这种地方早早修一条大马路意义何在呢?
而南四环半的剩余路段直到年才陆续启动,其中六圈路和通久路一期已经建设4年有余,依然任重而道远。目前仅南苑森林公园段较快,有望于近期开通。
最后一段——通久路二期于年批复了项目建议书,我们至少可以说南四环半虽然拖拉,但至少都在路上了。
近日,为统筹规划实施城市南部地区大交通体系建设,尽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北京市发改委批复了通久路(大红门地区十一号路-成寿寺路)道路工程项目建议书。作为城南地区一条重要的东西向交通干道,其建设将有效缓解南四环交通压力。通久路道路工程,西起丰台区大红门十一号路,与正在建设的通久路一期相接;东至朝阳区成寿寺路,全长约5.8公里,串联起朝阳、大兴、丰台3个区。南苑-大红门地区是未来带动南部地区发展的重要增长极,项目沿线将结合疏解整治促提升工作建设世界之花假日广场、南苑森林湿地公园等,通久路的建设将为该地区及南苑地区的升级改造提供交通保障。
第四篇:东四环半——敢问路在何方?
提起东四环半,首先反应的一定是青年路,然后就没了。不错,青年路作为北京的老牌道路,自年起除了拓宽就几乎没再延长。
按规划青年路将北延对接万红路-广顺南大街,形成东北四环半。(虽然很弯曲,离五环很近,但东四环半北段也别无选择了。)
青年路北延于年发表环评,但除京沈高铁框构桥以外,没有任何进展。
青年路北延是朝阳东北部地区的重要通道,连接将台和东风两个地区,对于带动朝阳东北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为更好了解民众对工程建设的意见,分析本工程在建设和运营期可能产生的社会问题,特此公示。一、项目名称:青年路北延(驼房营路~姚家园北二路)道路工程二、建设单位名称:北京市公联公路联络线三、项目工程概况:青年路北延北起驼房营路,南至姚家园北二路,全长约4.5公里,规划为城市主干路,红线宽50米,下穿铁路段红线宽60米,设计速度50km/h。工程总投资约万元。
由于甘露园小区的存在,青年路无法南延,东四环半南段则由其东侧米的高碑店北街继任。
在往南迂回曲折的高碑店路与高碑店北路并不相通,计划在高碑店水库上架桥,同时跨越京通快速与地铁八通线,形成高碑店路新线。这个拆迁量同样难度不小,但比五里店迫切,对完善东四环外南北向路网意义重大。
从高碑店至王四营这段路还勉强达标,至少道路水准高于周边发展水平。但从王四营往南一直到博大路与南四环半相连这7km可是没有现状路可以利用,要穿越北京最大的城中村集中连片区,其建设顺序甚至要落后于东南三环半(作者预测的三环半最后开通段)。
四环半,一条不成环的道路,从动工之日起近20年依然支离破碎,远比四、五、六环加在一起的工期还要长。作者预测到年,南四环半、东四环半北段应该可以基本搞定,北四环半东、西延能够开工建设,榆树庄东路将暂时作为西四环半南段使用,而东四环半的中段及南段,依然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