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癣夏塔热片治白癜风效果行不行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323530.html雍正无疑是大清二百多年历史中争议最大、留下悬案最多的一位皇帝:
皇位继承真的合法吗?有没有弑父篡位呢?
雍正年仅58岁突然病逝于圆明园,真的如坊间传闻的那样:是被吕四娘砍掉了头颅?
雍正死后为何不随父葬,而是远离康熙自己单独选择“万年吉地”?真的篡位坐上皇位,害怕“见到”康熙吗?
.......
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大清最为勤勉的一位皇帝雍正,突然暴死在圆明园;很多人说他是被人刺杀,不得善终;确实也很奇怪:
八月二十一日,雍正还很好,仍旧照常处理朝政;
二十二日,雍正开始不舒服;
皇四子弘历、皇五子弘昼伺候在雍正旁边;
到了戌时(下午七时到九时)雍正病情突然加重,召集诸位王爷、内大臣还有大学士宣读遗诏:皇四子弘历为嗣皇帝,继承皇位。
这是清朝官方记载的资料,《清史稿》也是这样记载的。雍正平时身体还是不错的,为何仅仅不到两天的时间就突然病逝了呢?确实有些说不通!
雍正生前残暴,残害自己的亲兄弟,所以雍正突然暴死,引起了人们很多的怀疑,尤其是小说、影视剧中关于雍正帝的死有很多的版本;如此一来让雍正的死成为众说纷纭的历史悬案,变得很是扑朔迷离。
那么,雍正究竟是因何而死呢?
01真是被吕四娘刺杀的吗?
雍正六年发生了吕留良案,受吕留良案牵连的人有多人。吕留良与长子吕葆中虽然早在案发前就已经病逝,但还是被开棺戮尸,斩首示众;次子吕毅中也被斩首。
吕家孙子辈不管男女全部被发配到宁古塔给披甲人为奴;
吕留良所有文集、日记等全部被销毁。
吕留良案牵连非常广,不仅家人遭难,其学生严鸿逵直接被凌迟处死,学生沈从宽被斩首;其他的学生要么被斩首,要么被流放,要么被发配充军.....下场都很惨。
那么,吕留良案究竟是怎么回事?雍正究竟为何要对已经死了的人如此呢?
吕留良出生于明末,常以明末遗少自居,而且曾经散尽家财反清复明;可笑的是曾经反清复明的吕留良居然参加大清举行的科举开始,只是考了两次都未中举、心灰意冷,做起了老师;不过在当地很有名气;
川陕总督岳钟琪是岳飞的后人,当然也就是汉人;曾静与张熙满脑子都是儒家正统学说,尤其是曾静极为仰慕吕留良,反复阅读吕留良的作品(此时吕留良已经病逝),决定“绝知此事要躬行”,跟自己的弟子张熙商量后决定拉岳钟琪上自己的战船,一起反清复明。
岳钟琪自然害怕,想办法让张熙招供出了他的计谋,曾静也没了脾气便将吕留良给招供了出来;而且还牵连出了被发配的胤禩、胤禟的下人们,得知他们到处说雍正的不是。
雍正并没有杀曾静与张熙,而是一手促成了吕留良案。
就因为吕留良案的发生,在雍正病逝后不久民间便流传出了“雍正是被吕四娘刺杀的”传说。据说吕留良案发时吕留良的孙女吕四娘并没有在家,所以才得以侥幸逃脱。
年仅13岁的吕四娘见自己的家人全部被害,非常痛恨雍正,心中便有了“不报此仇死不瞑目”的想法。从这以后开始隐姓埋名,拜师学艺,勤练自己的武艺,成为有名的侠客。
雍正十三年八月吕四娘乔装打扮进入宫内,找到合适的机会砍掉了雍正的脑袋;雍正被杀以后,朝廷为了掩盖真相,所以才说雍正是病死的,因为雍正的头颅已经被吕四娘带走了,所以给雍正制造了一颗金头下葬的。
这样有鼻子有眼的传说大多在野史中才能见到,甚至被拍成了影视剧;但雍正有可能是被吕四娘杀死的吗?
我认为不可能!
雍正八年关于吕留良案有漏网之鱼的传言传到了宫里,雍正便询问负责这起案子的李卫:“外界传言吕氏孤儿幸存,你应当严加查探,若是吕氏有子孙幸存的话,你逃不了干系!”
“外边传有吕氏孤儿之说,当密加访查根究,倘或吕留良子孙有隐匿以致漏网者,在卿干系匪轻
李卫在七月二十五日的密折中提到:吕氏一门,不管男女老少全部都应被严禁,就连吕家父子的坟墓都被看管起来。
李卫深得雍正重新,而且最擅长的就是侦缉,绝对不会对雍正交待的事情敷衍了事的,要说吕氏的后人绝无可能逃脱。
另外:即便假定有人要为吕氏一族报仇,有可能进的了皇宫或者圆明园吗?
当然不可能!
吕留良案牵连的严鸿逵其家眷妻女全部赏赐给了功臣家做家奴;而吕留良的孙辈则是全部给了披甲人为奴,即便是侥幸有那么一个漏网之鱼,想要混入皇宫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雍正虽说是死在了圆明园,但圆明园内设有内阁、各部院等处理朝政所需要的的机构,其规模不差于皇宫内。而且自雍正二年起,设置了护军营,昼夜巡视负责雍正帝等人的安全,戒备森严;一个女子能够在皇宫内或者圆明园飞檐走壁,估计只能在影视剧中见到。
既然雍正不是被刺杀的,那么怎么会有雍正被刺杀的传说呢?吕四娘又是怎么跟雍正挂上钩的呢?
首先紫禁城内的生活向来讳莫如深,充满了神秘色彩,民间对于紫禁城内的生活向来是听风就是雨,有一点风吹草动就会被添油加醋、以讹传讹。了解清史的人都知道大清是满人建立的,而且大清向来是重满抑汉,汉人有反抗抵制情绪是很正常的,所以对于皇室的传说中不免会夹在这血统的说法,比如:
顺治帝出家为僧
孝庄下嫁多尔衮
康熙是被雍正毒死的
乾隆是汉人生的
......
其实后人被证明大多是无稽之谈,而雍正被刺杀的传说也是类似的一种演绎而已。
另外满清入关以后汉人反清复明的情绪、运动一直此起彼伏,用各种方法来打击清廷。比如康熙四十七年抓的一念和尚就是抗清的义士,吕留良的长子吕葆中也被牵连在其中,虽然脱罪了,但是在忧惧中而死。
雍正七年有张云如案,牵连到了甘凤池等人,甘凤池就是一念和尚的同伙;另外民间有名的江南八侠中就包括甘凤池、吕四娘等人。所以很多人会将江南八侠中的吕四娘误认为是吕留良的孙女。
关于雍正的死,史书中记载的很简单,而且并没有说明雍正究竟为何而死,从发病到病逝不足两天的时间,所以雍正的病逝在民间才会这样的传说。若是我们用现代医学来看的话,一个外表看上去很健康的人,有可能死于心脏病等急症,没多久直接丧命也不是不可能的。
02雍正服食丹药中毒而死,还是过劳死?
看过《甄嬛传》的都知道雍正在病逝前的一段时间一直在服食丹药,为的就是延年益寿、容光焕发,甄嬛的心腹太医卫临就曾告诉甄嬛:雍正虽表面看上去龙马精神,但实际上身子已经虚透了,服用丹药不过是让雍正表面上看上去有精神而已。
因为甄嬛对雍正恨之入骨所以并不在乎,只是让卫临想办法让雍正看上去有精神即可。
当然这只是影视剧中的情景,不过真实的历史上雍正确实也服用丹药,所以,便有人猜测:雍正可能是服食丹药中毒而死?
雍正在生前曾养了一批僧道异士在宫里,在雍正死后今天,乾隆便下旨将这些炼丹士都赶了出去,并且下旨:
皇考万岁暇,闻外间有炉火修炼之说。圣心深知其非,聊欲试观其术,以为游戏消闲之具,因将张太虚、王定乾等数人,置于西苑空闲之地,圣心视之,如徘优人等耳,未曾听其一言,未曾用其一药。今朕将伊等驱出,各回本籍。……
新君继位,很多要紧事急需要处理,而乾隆却首先将炼丹的道士们赶出宫去,确实是耐人寻味。而且乾隆在下旨将道士们赶出宫的时候,还下了一道旨意给太监宫女,告诫宫女太监不要随意乱嚼舌根,让皇太后听了以后会烦心。
皇太后听了以后会烦心,必然是跟雍正的死有关的。
恐皇太后闻之心烦”“凡外间闲话,无故向内廷传说者,即为背法之人”“定行正法”。
雍正崇尚方术、命数,甚至连官员的任命、罢黜与否都经常用占卜来决定;雍正到处寻找修炼之士,想要借此种方式能延年益寿,却不成想因此而丢了性命。
在大清的诸多皇帝中雍正确实是比较特殊的一个,在思想上崇尚佛教,尤其是禅宗,自称为圆明居士。故宫档案中有很多僧人写的奏折,比如超盛等人,雍正很喜欢跟他们讨论,并将自己的教义传授给大臣们。
另外雍正对道教特别是修炼功夫也很感兴趣,他称赞赏赐紫Y真人,说紫Y真人所写的《悟真篇》是法名金丹的关键。雍正还在《御制文集》中有不少称颂丹药、神仙的诗,比如:
铅砂和药物,松柏绕云坛。
炉运阴阳火,功兼内外丹。
光芒冲半耀,灵异卫龙蟠。
自觉仙胎熟,天符降紫鸾。
作为一国之君可以享受别人享受不到的荣华富贵,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唯由生老病死不能左右。而道士方术就是在这样的心理下产生的,据说方术不仅能够延年益寿,还能让大清更繁盛、枝叶繁茂,这确实能扣动雍正的心弦,
我们都知道雍正是整个大清数得着的勤勉皇帝,日理万机,事无巨细都要亲力亲为,操劳过度,自然伤身体。
雍正七年的时候雍正已经年过半百,身体也大不如年轻的时候的时候,再加上私生活方面不加节制,为了能支撑身子,不得不靠药石。
太医院的太医并不能让雍正满意,便开始遍访各地的名医、修炼养生的人,入宫为他服务。
在《史料丛编》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情:雍正自雍正七年冬天开始就身体不舒服,疏忽了并没有细心调养,到了雍正八年三月时而冷时而热,饮食也不如从前,晚上也不能熟睡,持续了两个月的时间;到了五月初四怡亲王病逝,雍正很伤心,次日身体感觉大不如前。
《史料丛编》中说道:“朕自去冬即稍觉违和,疏忽未曾留心调治。今年三月以来,间时发寒热,往来饮食不似平常,夜间不能熟寝,如此者两月有余矣。及至五月初四日,怡亲王事出,朕亲临其丧,发抒哀痛之情。次日留心试察,觉体中从前不适之状,一一解退,今则渐次如常矣。”
乾隆还提到雍正八年六月雍正特地召乾隆、庄亲王、果亲王等人入宫觐见,当面说出遗诏的大意,可见在雍正八年时雍正的病情就很厉害了,不过好在化险为夷,到了秋天逐渐好转。
雍正的病或许是常年劳累所致,又或者是酒色伤身所致;至于雍正十三年雍正突然病逝,我认为最有可能是累死的,毕竟雍正自登基之日开始,每天都会将自己的日程安排的满满的,除非自己卧床不起,才会将一些朝政交给自己的儿子或者大臣去处理。
可以细想一下,对于一个四五十岁的人来说,长时间超负荷工作,真的能吃得消吗?
雍正继位后曾说过三个字“为君难”,道出自己做皇帝的苦衷;雍正称帝后又羡慕自己做雍亲王的清闲日子,其实并非是客气,而是真实的内心想法:毕竟虽然身为九五之尊,享受锦衣玉食,但他长时间心力交瘁,很少有时间加以调整,这大概就是他早逝的原因吧—过度劳累。
另外雍正经常忽略自己的身体,觉得自己身强体壮,即便是有一些小病也加以重视;待雍正坐稳皇位后的几年时间里,对自己的私生活难免放松了不少,这确实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雍正的脾气比较大,动不动就发火,发火易伤身体;综上可见雍正早逝的原因还是比较明确的,至于吕四娘刺杀说暂且当做演绎好了。
03雍正为何不随父葬,真的是不敢去见康熙吗?
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雍正病逝于圆明园,乾隆下旨连夜将雍正遗体运回紫禁城,放置在乾清宫。九月十一日将雍正的梓宫放置到了雍和宫,到了乾隆二年正式安葬于泰陵地宫。
泰陵位于易州,而顺治帝与康熙帝都葬在遵化的马兰峪,雍正为何不与顺治、康熙葬在一起呢?是乾隆的安排吗?
当然不是!
有人说雍正害怕去见康熙,毕竟他是弑父篡位,后来又残忍地对待自己的亲兄弟,这是康熙所不愿意看到的,雍正心里有鬼,再加上他信奉鬼神,担心日后与康熙葬在一起,会被斥责,没有安宁的日子。
所以才会在自己活着的时候选择了远离遵化的易州,当然这个说法跟“雍正弑父篡位”一起演化来的,至于真假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不过关于雍正挑选万年吉地还有一段故事:
其实早在雍正四年的时候,雍正就让十三弟怡亲王胤祥等人料理自己“万年吉地”的事情,并且当成朝政大事一样对待。雍正五年三月,雍正又命钦天监等人带着风水先生前往东陵孙华,想要在那里选择一块风水宝地;如此看来的话雍正还是决定跟康熙葬在一起的。
并且选中了九凤朝阳山地,雍正同意后开始施工,但是发现这块山地的土质带砂,压根不是什么风水宝地,所以便放弃了这个想法;又下令在附近的县寻找合适的地方,一直都没找到。
后来通晓天文地理的福建总督高其悼跟胤祥一起勘查,在易县找到了上乘之地,雍正很满意,便决定在这个地方修建陵寝。
但问题又来了,雍正在下定决心后又想到了“子随父葬”的古制,若是远离遵化的话确实不妥,怕引起人们的非议,便让大臣们下去议一议。善体雍正心意的大臣们引经据典,说此事是有先例的,雍正这才心安,于雍正八年开始动工,
由此可见雍正之所以葬在泰陵不是因为害怕康熙,而是风水迷信所致。
结语
我们不得不承认雍正确实是一位非常勤勉的皇帝,在他身上的争议最多,无非就是因为一向默默无闻、自称“天下第一闲人”的雍亲王突然坐上皇位,让胤禩、胤禟、胤禵等人心里不舒服,不管是真的还是编造了很多关于雍正的谣言,让雍正一直充满了争议。
雍正登基时已经45岁,58岁病逝,在古代58岁已经不算盛年了;更何况年近半百才登上皇位,忙于处理自己的敌人,忙于坐稳皇位,每天都会将自己的日程安排的满满当当,不肯当假手于人,如此过度劳累,再加上服食用丹药,短时间内病逝是很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