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朝阳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抗战文学为何在河北大放异彩 [复制链接]

1#
北京哪家治白癜风的医院比较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zn_bjzkbdfyy/

著名的抗战文学作品

抗战文学作为历史珍品,它们和那段历史一样没有远去。河北作为中国抗战文学的重要发源地,曾产生过一批广为人知的经典抗战文学作品。无论是小说、诗歌,还是影视、歌曲等,这些作品共同构成了全民抗战的宏伟画卷,作为一个不屈民族代代传承的精神财富,永世流芳。

他们的故事,总是那样真切、动人

河北的经典抗战文学作品,大多取材于冀西、冀北、冀东、冀中、冀南的英勇抗战故事,作品表现出燕赵儿女勇武任侠、淳朴厚道、忠正节义的铮铮风骨和中国人民智能多谋的战略战术。河北作家曾多是战士,浴血奋战在河北的土地上。他们难忘河北抗战事,也深谙传统文学技法,因而为中国当代阅读贡献了丰厚的一页,为中国文学史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冯志,河北籍作家,老八路出身,年出版的《敌后武工队》描写了冀中军民抗日斗争的故事。他塑造的意境形象已经成了八路军深入敌后的等意语。《敌后武工队》故事从炮轰中闾镇侯扒皮开始,接着写独胆英雄刘太生智斗松田、贾正智杀侯扒皮、武工队奇袭南关火车站、巧夺黄庄、火烧梁家桥,直到魏强等智擒松田、刘魁胜为止,故事起伏跌宕,很有传奇小说的色彩,这也是这部作品的魅力之所在。

与之异曲同工的有刘流的《烈火金刚》,出版于年。它章回小说的色彩更浓,“史更新九死一生,赵连荣舍身成仁”……之类的题目,很容易就勾起读者的儿时记忆。小说后来又多次被翻拍成电视剧及电影作品。

李晓明与韩安庆合著的《平原枪声》,讲述的是抗日战争初期,国民党军队不战自退,使日寇很快占领了冀南地区。日寇与当地反动势力相勾结,欺压人民,残害百姓,施用各种手段,妄图扑灭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斗争烈火。面对残酷斗争现实,共产党领导冀南人民,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与敌人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在斗争中不断壮大发展自己的队伍,并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小说出版后,曾被改编成同名电影和电视剧。

雪克的《战斗的青春》也是河北抗战文学一红花。

李英儒的《野火春风斗古城》,是一部描写我党地下工作者的生活和斗争的长篇小说,主人公杨晓东的儒雅机智,金环的美丽英烈,中间人物的彷徨和书卷气,再加上古城保定的质朴和古老调子,使残酷的抗日战争描写中透着一股雅气。电影小说互动使作品拥有了更高的知名度,电影中王晓棠演绎的金环尤其让人难以忘怀。

《小兵张嘎》的作者徐光耀,雄县人。这部中篇小说,自年发表至今,已经50多年了,根据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中的“张嘎”,因其“英气”与“嘎气”,已成为新中国几代人童年记忆中最灿烂的一部分。故事讲述了小嘎子在老钟叔、老罗叔、区队长、奶奶的引导下,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八路军战士的过程。

最可贵的是,河北抗日作家群本身就是战士,他们见证了河北大地的沦陷和血火抗争,他们很有几个甚至不是部队里的文字秘书,而是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军事首领。比如《平原枪声》的作者李晓明,是县大队的政委;《小兵张嘎》的作者徐光耀,是锄奸干事;《野火春风斗古城》的作者李英儒是游击队步兵团团长;《敌后武工队》的作者冯志,也先后曾任班长、排长、武工队小队长……他们都是从日寇的拉网扫荡、铁壁合围下闯过来的人,他们的作品,有直接的生活基础。

此外冯德英的《苦菜花》《山菊花》《朝阳花》是有名的抗日“三花”;刘知侠的《铁道游击队》虽然也是写的山东事,但有着华北抗敌小说共同的特点:肥沃广阔的平原,勇敢义气的农民,被逼无奈的反抗,激烈曲折的交锋,含蓄纯洁的爱情……

他们,描绘出波澜壮阔的抗战画卷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以抗战为题材的文学作品犹如一条奔腾不息的长河,慷慨悲歌,气势磅礴,构成我国文学景观中一幅雄奇壮丽、可歌可泣的历史画卷。中国抗战文学有着独特的精神气质,真实全面地记述了日本侵略军的法西斯战争暴行带给中国人民的深重苦难,鲜明深刻地表现出中国人民传统的威武不屈的伟大品格,生动丰富地塑造了大量充满牺牲精神又各具特色的民族英雄形象。中国抗战文学高举着伟大的爱国主义旗帜,高扬着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承担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使命,坚守着与民族共命运、与人民同呼吸的文学品格,始终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读者和广大人民群众为追求民族解放、民族独立和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它是中国作家留给历史和后人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

20世纪40年代,以河北籍作家为创作主体的晋察冀边区文学成为我国抗战文学的重心,燕赵文化精神与抗战人文精神在特殊的历史时期绽放出别样的光彩。河北作家组成了一支英雄的队伍,他们满怀高昂的爱国主义热情,积极投身到抗日救亡的第一线,以笔为枪,投入战斗。诗歌、短剧、小说、战地通讯和报告文学,成为全社会救亡图存大潮中的文学轻骑兵。在战斗中成长起来的河北作家,无论是战斗在前线还是在后方,都用他们手中的笔,发出了民族的最强音。他们的创作,代表了中国人民英勇抗敌的决心和信心,也成为唤起民众、英勇抗日的锐利武器。坚持民族气节,藐视日伪淫威,直接揭露日伪罪行,鼓励民众奋起抗日、坚持斗争,宣传民族意识,弘扬爱国精神,构成河北抗战文学的基本主题和主流。作家们无论是在解放区,还是根据地,不灭的爱国主义热情是他们共同的创作主题,革命英雄主义的基调贯穿始终。仅以长篇小说为例,就有《新儿女英雄传》《平原烈火》《风云初记》《烈火金钢》《战斗的青春》《敌后武工队》《野火春风斗古城》《平原枪声》《长城烟尘》《将军河》《烽烟图》《无住地带》等46部之多。

年以后的中国文学一度是抗战的重要阵地。很多热血青年就是受到一部文学作品、一首诗、一支歌或一出街头短剧的感动和激励,毅然走上抗日战场的。如果说从年代到年代的抗战文学是最初的对于战争的记叙和再现,展示了战争状态下的历史图景。那么,其后60年里,抗战文学更倾向于对这段历史、对这场战争的反思。因此,抗战文学无愧于现当代中国文学史的一条血脉。

孙犁的“荷花淀派”和一个时代的剪影

抗战文学最早的根源在延安。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以后,一大批具有中国气派的抗敌作品应运而生——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马峰、西戎的《吕梁英雄传》,孔厥与袁静合著的《新儿女英雄传》等。讲话精神直接催生了赵树理的“山药蛋派”作家和以孙犁为代表的“荷花淀派”作家。

孙犁(~),河北安平人。年开始文学创作。年后参加抗日工作,曾任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教师,《平原杂志》编辑。年在延安发表《荷花淀》《芦花荡》等短篇小说,以其清新的艺术风格引起了文艺界的注意。此外,还著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三集)、中篇小说《铁木前传》、文学评论集《文学短评》等。《白洋淀纪事》是作者最负盛名的一部小说和散文合集,其中的《荷花淀》《芦花荡》等作品,将淡雅疏朗的诗情画意与朴素清新的泥土气息完美结合,成为“荷花淀派”的主要代表作品。

孙犁的作品好,人也好,把一颗宁静的心全献给了他的人物和文字。他本是陶渊明、王维这样的性格,但卷入20世纪中国最残酷的灾难中,即使描写血与火,也笔触柔曼,带着深情。也正因为此,在一片怒目金刚式的作品中显出了超脱,他也因此成为一派文学的代表人物。《荷花淀》描写的是冀中一个村庄的男女青年组织起来抗击日寇的故事。这篇小说着重刻画了水生嫂等一群青年妇女,通过寻夫、遇敌、战斗等情节和行动,展现了她们为人妻女,又勇赴国难的过程,表现了她们作为女人的质朴,作为妻子的爱夫情结,以及作为中国人的英勇和乐观。小说语言凝练优美、朴素自然如朝生秀露;笔调清新活泼、意境优美似泼墨国画;节奏和谐犹如一首流畅的乐曲,读来给人以艺术美的享受,被称作“诗体小说”。作品具体表现为:生动鲜明的形象美、朴实精练的语言美、浑朴自然的结构美。作品发表后,在文艺界影响很大,许多作家都研究和学习其写作技巧和艺术风格,“荷花淀派”也是从这以后开始形成的,代表作家有刘绍棠、丛维熙、韩映山等。

而管桦创作的《小英雄雨来》虽远在白洋淀数百公里之外的唐山,但它那带着还乡河水气的坚韧和纯净,与荷花淀派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令人陶醉在美丽的抗战画卷之中。这部作品陪伴了许多中国人的童年和少年,这本小说不因其字少脊薄而减光芒,民族的少年英雄形象与水淀荷乡的秀丽一起永藏人心。作者管桦是这么说的:“抗日战争时,我是冀热辽军区的文艺战士。在那枪炮轰鸣的时代,总是有孩子分散在我们生活之中。年冀东八路军攻打玉田县的日本鬼子时,给我们几个文艺战士带路的那个孩子,不幸牺牲。因此常常有读者问我‘雨来’是不是真实的,我回答说:当然是真实的。那是我在历史真实的基础上,加以概括、剪裁和典型化,使人物故事情节紧凑而又丰富多彩。这就是历史的真实同艺术真实的统一。”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