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朝阳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代县忠烈千秋,杨家祠堂 [复制链接]

1#

代县,古为代国,后称雁门县,以关山雄固、*事要冲而闻名于世。作为边陲重镇,这里曾遍地烽烟,是千百年来汉民族和游牧民族不断厮杀的战场。历代无数英雄豪杰在此建功立业,赵国名将李牧,据险抵御匈奴骚扰劫掠,汉高祖刘邦出雁门北击匈奴,卫青、霍去病出塞决战大漠,这里更是留下杨家将印迹的地方。杨家将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我从小就喜欢杨家将的故事,那一个个扣人心弦的故事,那一本本描绘精致的小人书,都让我沉醉入迷,那戏台上慷慨激昂的唱腔,那电视剧《杨家将》悲壮震撼的场面,使我们看到了杨令公血战金沙滩,杨延昭镇守雁门关,余太君百岁出征挂帅,穆桂英大破天门阵,十二寡妇西征凯旋……杨家满门守国土,洒热血,一个个可歌可泣的故事让人荡气回肠。

来到代县,思绪沿着时光逆流而上至烽烟战火的宋辽时代,心中一股激情荡漾。沿着同大公路顺沟来到雁门古险道,只见两侧峰峦叠蟑,怪石凌空,翻过一道陡峭山梁,素有“天下第一关”的美誉的雁门关跃人眼帘。雁门关在两山对峙中形如闸门,北门额嵌镶“雁门关”三个大字石匾,左右嵌镶砖刻对联一副:“三关冲要无双地,九寨尊崇第一关。”这里重山复岭、山崖陡峭,关墙雉谍密集,烽猴遥相呼应,是杨家将镇守三关的的古迹之一。杨令公曾几出雁门大破辽兵,使其闻风丧胆,博得“杨无敌”称号,生动故事,广为人知。高大巍峨的边靖楼在代县城中央,是全城的制高点,始建于明洪武七年(),楼基高耸,楼身壮丽,楼南面悬挂着两块巨匾,一为雍正间"声闻四达"匾,一为道光间"雁门第一楼"匾。楼北面挂有雍正间巨匾一方,上书"威镇三关"四个大字。

在代县,朋友说起了城东20公里处有杨令公和后代英烈的杨家祠堂,以前听说杨令公是陕西神木人(一说是并州太原人),怎么这里还有杨家祠堂?怀着崇敬的心情,我决定前往一探究竟。杨家将中首先令人怀念的,自然是一代忠良、为国捐躯的杨令公。杨业,初为北汉*官,官至建雄*节度使,骁勇闻名远近。后投宋,宋太宗因他熟悉边事,任命他为代州刺史,长驻代州(今代县)抵抗辽兵。在金沙滩战斗中,杨业被困两狼山,弹尽粮绝后血溅李陵碑。在民间传说里,杨业的八个儿子中,最有名的是杨延昭,他是杨业的长子(小说中为杨业六子),辽国人认为北斗七星中的第六颗主镇幽燕北方,是他们的克星,就把他看做是六郎星宿(将星)下凡,故称为杨六郎。杨业战死后,杨延昭担负起抗辽重任,在与辽兵作战中,杨延昭威震边庭。其它几个儿子,有的随父战死,有的被潘美杀害,有的愤而出家为僧,其实,影视作品里的杨家将很多都是没有事实根据的。但是,一直到现在,一个个耳熟能详的故事,一个个能征善战的人物,是真?是假?是历史?还是文学塑造?我还是分不太清楚。但是,这扣人心弦的故事,栩栩如生的豪杰,代表着老百姓的理想和寄托,所以杨家将的故事,一直被代代相传。

杨家祠堂在一个名叫鹿蹄涧的村子里,村中有座始建于元代的杨忠武祠,人们通常称它为杨令公祠或杨家祠堂。鹿蹄涧村背依勾注山,面对五台山,西北方不远可至雁门关,正南方不远可到滹沱河。

据《代州志》、杨家族谱记载和杨族世代传说,元朝初年,杨业的十三世孙靖边元帅杨友和他的弟弟武节将*杨山,率*戍边于代县。一天,二人外出狩猎,忽遇一只梅花鹿,杨友张弓搭箭,射中鹿蹄,鹿带箭而逃。杨友、杨山紧追至联庄村,鹿以头触地,顿时失踪。杨氏兄弟在鹿没处挖地三尺,发现一块梅花鹿的形象怪石。杨家认为"鹿"与"禄"同音,鹿之所入处,必为祥瑞之地,便将杨氏一族迁到联庄定居,并改村名为"鹿蹄箭"。后因村子左右各有深涧,又改名为"鹿蹄涧"。这则故事虽然有明显的虚构成分,但几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据碑文记载,杨友于年(元至元十六年)奉旨在此建起了祠堂,到元朝文宗天历二年()年,杨家十七世孙杨怀玉奉旨再建,祠堂历经明、清两代不断修葺,至今已有七百多年历史了。元朝的皇帝竟然为他们打败国家的英雄建庙,英雄崇拜超出了民族的界限。

沿国道一路前行,只见路口一个巍峨高大的牌楼,牌楼正中题额《天波杨府》,门楼下一条长约米的柏油马路直通鹿蹄涧村,这是年台湾杨清钦先生捐资修建的。杨家祠堂坐落在鹿蹄涧村村头,堂前有二座牌楼,斗拱飞檐,五彩流光,一座牌楼匾额前后写着“正谊”“明道”,另一座写着“廉垂”“四知”,8个大字特别耀眼,简洁的文字昭示着杨家的道德家风家规。牌楼是村民们每天聚集的场所,这些杨家将的后人们,有着习武的传统,也有着打扑克、下棋的爱好,女人们则是一针一线,缝纳着千百年来流传的鞋垫,我们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农村生活。

祠堂坐北向南,我登上门前的二十四级台阶,只见祠门三间,每间前檐各悬金字巨匾一面,中书"奕世将略",左书"一堂忠义",右书"三晋良将"。门楣上立着龙蓝底大匾,上有“忠武祠”三个金字,“忠武”乃杨业战死后,宋太宗皇帝给予他谥号。台阶两边一对吉祥镇灾石狮守护着,门前高耸着两杆旗,非常引人注目。按古代规矩,只有到达一定的官位,修建祠堂时才可以有旗杆的待遇,两支旗杆表明了杨令公的身份。

杨家祠堂分为前后两个四合院,前院奉祀杨业后裔,连接前后院的过殿,门额上高悬“气作山河”四个大字,后院有正殿五间,正殿前檐悬匾一块,上书“敕建”二字,骄傲地显示祠堂是奉旨建造,中额书“忠勋世美”,廊前柱上有一副木刻金字楹联:“丰功伟烈著边疆,勇冠千*称无敌;浩气英风留古塞,声威万代佩长城。”廊两厢还有元以来石碑,其中《题世将杨族祠堂碑记》,记述了杨怀玉建宗祠、纂家谱、修坟墓、置护田等等,以及杨业父杨兖至杨怀玉十七世世系表。

正殿内,正中塑着杨业与佘太君像。看到塑像那种饱经风霜、老而弥坚的神态,不禁令人肃然起敬。左右两旁塑杨令公八子及宋、元、明历代杨氏功臣名将像共二十尊,无不气宇轩昂,姿容伟俊。塑像令人仿佛感到当年杨家满门保家卫国、血染疆场、英武不屈的忠烈风范。正殿背后,有后世修建的“凌烟阁”,宏伟壮阔。

过去祠堂内只有杨业、佘太君夫妇及其子孙塑像,重修祠堂时,杨氏族人在东西厢房内为传说中著名的杨门女将都立了塑像,大破天门阵的穆桂英、烧火丫头杨排风、杨家八子的妻子以及八姐、九妹等,个个英姿飒爽。杨门女将是杨家将传说中异彩纷呈的部分,把她们作为祖先请入祠堂并为之塑像,不仅重构了宗族祠堂的神圣空间,还表达了杨家后人男女平等的宗族观念。

后院正中立着一块太湖石,相传这是当年从地下发现的鹿蹄石,它有着一段人皆尽知的“猎鹿掘石”的典故。太湖石上雕有一只梅花鹿,蹄迹遍布石上。石座四层,上刻乌兽、花卉、浮云、山水,第三层石背镌刻“泰定元年”字样。祠内还保存着《杨族族史卷轴》,卷首是南宋孝宗皇帝的*绫敕书,玺印可辨。卷轴中还有落款为“尚书范仲淹”的赞词,曰:“山川毓秀,挺生斯人,功全社稷,泽及吾民,朝阳孤凤,盛世祥麟,九原不作,名重缙绅。”鹿蹄石和《杨族族史卷轴》可谓是镇祠之宝,历经漫长岁月而依然存世。

从祠堂出来,对面是一座单檐歇山顶戏台,戏台叫“颂德楼”,是歌颂杨家祖先的地方。问戏台前打扑克的村民什么时候唱戏,村民说每年农历三月初九是杨老令公诞辰,村里都要唱戏,但不能唱《金沙滩》,金沙滩这一战太惨烈,杨家后人不愿看到那悲惨的一幕。村民还讲起了一年村里唱戏,误点的就是《金沙滩》。开戏前晴空万里。戏中天气突变,狂风突起、*沙漫天、飞沙走石,戏根本无法再唱下去,所以祖先传下来不让演。

离鹿蹄涧村不远的东留属村有杨七郎墓地古迹,盆窑村的六郎城是杨六郎当年修筑的戍守城池,隔着滹沱河的穆柯寨,传说是巾帼英雄穆桂英的家园。杨家将遗址这么多,一次也看不完,我想,以后一定再来拜访。

以杨业为首的杨家将是北宋以来最著名的民族英雄群体,他们几代人前赴后继,忠心报国,是世代忠良的爱国典范,有着宋代“文包武杨”“北杨南岳”之美称,杨家将,在中国历史上还没有出现过这样一个庞大的家族式英雄群体。来到代县这个曾经充满硝烟的古战场,站在这个杨家将曾经战斗并献身的土地上,拜访充满爱国情操的杨家宗祠,这里忠贞爱国精神的气息,无时不刻散发在空气中,温暖着华夏子孙们。

杨家祠堂前有二座牌楼,牌楼是村民们每天聚集的场所。

杨家将的后人们,有着习武的传统,也有着打扑克、下棋的爱好。

悠哉老人,讲述着过去的故事。老当益壮,有着杨家戍边后人的神情。

女人们则是一针一线,缝纳着千百年来流传的鞋垫。

始建于元代的杨忠武祠,人们通常称它为杨令公祠或杨家祠堂。

门前高耸着两杆旗,非常引人注目。按古代规矩,只有到达一定的官位,修建祠堂时才可以有旗杆的待遇,两支旗杆表明了杨令公的身份。

祠堂台阶两边一对吉祥镇灾石狮守护着。

祠堂门楣上立着龙蓝底大匾,上有“忠武祠”三个金字。“忠武”乃杨业战死后,宋太宗皇帝给予他谥号。

门两侧绘有杨家将骁勇善战的壁画。

连接前后院的过殿,门额上高悬“气作山河”四个大字。

正殿内,正中塑着杨业与佘太君像。看到塑像那种饱经风霜、老而弥坚的神态,不禁令人肃然起敬。

杨成武将*题写的“杨忠武祠”匾。

后院正中立着一块太湖石,相传这是当年从地下发现的鹿蹄石。

院内历经风霜的石雕。房屋的墙上也有精美的石雕。屋前的石雕门墩。旗杆的雕花柱础。寓意“圆圆满满”的圆形门环。铁制的击打云板。

正殿背后是后世修建的“凌烟阁”,宏伟壮阔。

祠堂对面是戏台,戏台叫“颂德楼”,是歌颂杨家祖先的地方。

来源:太原道

发布:中国经贸融媒体中心

责编:无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