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朝阳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品鉴古时炎黄子孙健康养生运动之法,你 [复制链接]

1#
北京最大痤疮医院 http://m.39.net/pf/a_9125685.html

有人说,20世纪是SPORTS(体育运动)的世纪,21世纪将是FRESH-AIRSPORTS(户外运动)的世纪。其实,古时炎*子孙,在莺飞草长、春光和煦的清明时节,就有走出户外,开展有益健身的踏青、射柳、拔河、斗草、荡秋千、蹴鞠和放风筝等各项健身活动的风俗。踏青,早在孔子时代,其弟子曾点“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行为就得到孔子的认可。阴历三月,师生们在沂水中洗冷水澡,既有消灾祛病的美好愿望,又有乘兴游春、踏青之意。

到了汉代,踏青已成为盛行的习俗,人们在门前挂上象征万物萌生的青色旗子,妇女则用青布剪成春燕、春蝶戴在头上,来到野外欣赏桃杏吐艳和杨柳垂青的美好春光。至唐、宋清明踏青更为兴盛。唐代杜甫在《丽人行》中写道:“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描绘了长安城郊江畔的春游盛况。宋代诗人吴惟信的《苏堤清明即事》中有:“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形象地描绘了西湖苏堤美妙的春景和人们踏青的生动场面。宋代著名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把以汴河为中心的清明时节的热闹情景尽收其中,足可见当时清明踏青的盛况。

清明节射柳,是一项民间的健身活动,开始于战国时代。据《史记周本纪》载:“楚有养由基者,善射也。柳叶百步射之,百发百中。”射柳到汉朝已广为流行。汉武帝时曾下令*营大量植柳,后来人们往往称*营为“柳营”。到了唐宋两代,清明节射柳已成为一项正式的体育比赛。后来射柳发展到射装有鹁鸪的葫芦,但须挂在柳树梢头,人们仍然称之为射柳。参赛人站在指定的位置上,箭中葫芦,鹁鸪受惊而飞,人们以鸟飞高低来决定胜负。这种射柳活动至今仍在一些少教民族中流行。

拔河是唐代以后民间极普遍的健身活动。据《五祖俎》载:“唐代清明有拔河之戏,其法以大麻两头各系十余小索,数人执之对挽,以强弱定胜负。”拔河不仅在民间盛行,连宫廷内部也都十分喜好。唐玄宗在宫中举行千余人的拔河赛,并邀请外宾参观。斗草即“斗百草”,是一种由来已久的民间游戏。白居易《观儿戏》诗云:“弄尘或斗草,尽日乐嬉嬉。”斗草有武斗和文斗之分,武斗是以草柄相勾,捏住相拽,断者为输。“文斗”就是对花草名,参赛者采来百草,以对仗的形式互报草名,谁采的草种多,对仗的水平高,谁坚持到最后谁就赢。一到清明,斗草游戏便在妇女、儿童中盛行。《红楼梦》第62回详细描写了斗草场面:大家坐在花堆中斗草。这一个说“我有观音柳”,那一个说“我有罗汉松”,那一个说“我有君子竹”,这一个说“我有美人蕉”……众人没了。香菱便道“我有夫妻蕙”。

荡秋千传说中荡秋千是我国北方戎族人的一种游戏,齐桓公伐山戎族时带了回来。唐代荡秋千活动已相当兴盛,《开元天宝遗事》载:“元宝宫中,至寒食节竞竖秋千,令宫嫔妃笑以为宴乐,帝呼为半仙之戏,都中市民因而呼之。”一首古诗云:“满街杨柳绿如烟,划出清明三月天,好是隔帘花树动,女郎撩乱送秋千。”显然秋千是古代妇女尤为喜爱的一种传统健身活动。蹴鞠是我国古代早已有之的练武与娱乐的一种运动,男女都可参加。汉刘向《别录》中云:“蹴鞠者传言*帝所作,或曰起战国时。”《史记卫将*骠骑列传》有“穿域蹋鞠”,穿域即穿地为营域,这里已说到场地了。蹋或以足踢,或以杖打。鞠即古代的一种皮球,以皮为之,中实以毛。

到了唐代,常在清明举行蹴鞠赛事,尤为宫中最为热闹,队员都为妇女。诗人王维曾作过一首宫词:“宿妆残粉未明天,总在朝阳花树边,寒食内人长白打,库中先散与金钱。”那时的足球赛不同于现今,而是“两人对踢为白打,三人角踢为官场,胜者有彩”。放风筝风筝古称之为“鸢”,北方称为“纸鸢”,南方称“鹞子”。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有“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之说。一代能工巧匠鲁班,曾有“削竹木巧作为‘鸢’,飘荡于晴空,三日不下”的传说。汉初的韩信,曾制一只特大的风筝,人称“铁鸟”,据说上面可以站人放飞。

清代风筝的制作和放飞更为盛行,诗人张劭在《北京竹枝词》中云:“风净放出万人看,千丈麻绳系竹竿。天下太平新样巧,一行尽上碧云端。”词中把当时北京放风筝的盛况,描绘得十分壮观。清明前后,是放风筝的最佳季节,它集春游、踏春、体育锻炼于一身。这项运动迎天顺气,控线凝神,畅通气血,扩张汗孔,疏泄郁热,灵活百骸,锻炼体力,增大肺活量,对新陈代谢大有好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