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水处理网讯:小伙伴们在地理课上可能都学到过,地球上71%的面积被海洋覆盖,水总体积约有13亿万立方千米,海洋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湖泊咸水和地下咸水占0.94%,而淡水资源只占总水量的2.53%,再除去无法取用的冰川和高山冰冠中的水,陆地上可利用的淡水湖、地下水和河流的水量不到地球总水量的1%。
根据联合国的数据,到年,全球约有18亿人可能面临“绝对缺水”的局面,全球三分之二的人口可能面临淡水供应紧张或限制。
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可以说是很丰富了,但人均水资源量只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每亩耕地水量也只有世界平均值的三分之二,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对资源丰富的海水加以开发和利用,使之变成淡水,一直是多国探索的方向,海水淡化则成为沙特阿拉伯、以色列等内陆国家淡水的重要来源,伴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人口增长、材料科学的进步等因素,海水淡化利用将在人类发展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1水资源缺乏——中国的难题
根据*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说法,大量证据表明气候系统变暖是毫无疑问的。目前全球平均温度比一个世纪前高了0.74℃。而这个微小的变化足以改变世界的许多地区降雨强度和持续时间,引发更多的干旱。
随着全球气温升高,饮用水和灌溉用水的需求量都将增加。在20世纪,人类对淡水的消耗增加了9倍,而以前由雨水自然灌溉的农作物则需要采用人工灌溉。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目前有超过20亿人得不到生活所需的干净淡水,这也是导致每年万人死亡的间接原因,而这些人很多却都生活在具有漫长海岸线的国家。
中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很不均匀,就空间分布来说,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水资源约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80%,但耕地面积仅为全国的36%左右,*河、淮河、海河流域,水资源只有全国的8%,而耕地则占全国的40%。
中国用全球7%的水资源养活了占全球21%的人口,据有关部门预测,中国缺水的高峰将在年出现,那时人口将达到16亿,全国实际可利用水资源量接近合理利用水量上限,水资源开发难度极大,若不采取有效措施,届时因缺水造成的损失将更加巨大。
2中国海水淡化的发展历程
年前后,中国在山东省威海市刘公岛上已有了一座海水淡化蒸馏塔。蒸馏塔占地平方米,与年突尼斯陆基海水淡化厂和年智利出现的世界上第一台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隶属同原理基础蒸馏海水淡化项目。
年,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首先在我国开展离子交换膜电渗析海水淡化的研究。
年,山东海洋学院在国内最先进行反渗透CA不对称膜的研究。
年,海水淡化会战主力汇集杭州,组织了全国第一个海水淡化研究室。
年,第一个日产吨的电渗析海水淡化站在西沙群岛建成。
年,中国海水淡化与水再利用学会经中科协学会部批准在杭州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成立。
年,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成立,开始蒸馏法海水淡化装置研究。
年1月16日,我国第一座海水淡化工厂在西沙群岛永兴岛建成投产。
年,大港电厂从美国引进2套m/dMSF海水淡化装置,与离子交换法结合,解决锅炉补给水的供应。
年,我国第一套m/d反渗透海水淡化装置在浙江舟山嵊山县投产建成,开创了国内海水淡化规模化应用的历史先河。
0年,河北沧州建设m3/d反渗透苦咸水淡化厂。
3年,山东荣成建成万吨级反渗透海水淡化示范工程;同年,河北*烨发电厂引进00m/d多效蒸馏海水淡化装置。
4年,我国首台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m/d低温多效蒸馏海水淡化工程在山东*岛。
5年,《海水利用专项规划》作为第一个指导性纲领文件正式发布。
年12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海洋局共同出台《全国海水利用“十三五”规划》,规划中明确提出:“以水定产、以水定城”和“推动海水淡化规模化应用”,推动海水利用技术应用于西部苦咸水地区,促进海水利用走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到年,全国海水淡化总规模达到万吨/日以上,沿海城市新增海水淡化规模万吨/日以上,海岛地区新增海水淡化规模14万吨/日以上。
3中国海水淡化的现状
自然资源部年12月30日发布《年全国海水利用报告》。
截至年底,全国已建成海水淡化工程个,工程规模吨/日(图1)。其中,年,全国新建成海水淡化工程5个,新增海水淡化工程规模吨/日,分布在浙江和广东(图2),主要用于海岛生活用水和沿海城市工业用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北极星电力新闻网,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邮箱:hz
people-ener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