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上面“医易同修”免费订阅……
疾病查询
健康指导
养生经典
医技知识
有病不求人
第八章:旅行第一站之中药(中)
我们一边学习中药,一边看看我们的指南针,左边的轮子讲了两个点:肝和心,还剩下有胃和肾,接下来看看胃,看看这个点有哪些问题可以出现。
病人经常会说,“医生啊!我胃疼、胃胀、胃返酸、胃不知道饿……”,那么我们学习中医,如何来理解胃呢?
胃就是一个消化的器官,中医称胃为“水谷之海”指的是胃为受纳、腐熟水谷的器官,既然是受纳、腐熟食物的器官,如果不能受纳了,受纳后腐熟不了,这就是病了,或者腐熟过快,也是有病了。
我们看看指南针上,胃气是下降的,中医称“胃以降为和”,也就是说,胃气下降了,就调和了,就顺了,如果不降,胃气上逆了,就返酸了,就没胃口吃饭了,胃也就病了。
所以胃病的治疗也很简单,我们一边分析,一边学药!
1、胃气上逆,这样的情况很多,大部分胃病患者都存在,胃酸是酸性的,胆汁是碱性的,胃气下降后,在肠道酸碱中和正好,如果胃气上逆,胃中酸水就会腐蚀食道,也就患了食道炎,再向上返流,就是咽炎了,很多顽固性的咽炎,通过降胃气就能治疗好,西医才能抑制胃酸的办法,这样胃里胃酸少了,但并没有解决胃气上逆的问题。相反长期抑制胃酸,胃壁分泌胃酸的细胞慢慢较少,萎缩了,病情更重了!有的成了癌前病变了!
所以降胃气这一招非常重要,常用药有哪些?竹茹、枇杷叶、代赭石、生姜、枳实、沉香、旋复花、半夏等等,凡是能降气的,基本上都可以。
举个例子吧,有个患者长期返酸,早上起床恶心,吃饭没胃口,咽喉不适过来就诊。患者女性,也不抽烟,但咽炎很重,切脉后发现右手寸关有上越之势,也就是胃气上逆的脉象,患者怕吃中药,中药味闻起来就恶心,我思虑一会,给她开了生枇杷叶1公斤,让她长期煮水后当茶饮,过了半个月,碰面时说好的差不多了,咽炎也好了,食道也舒服了,早上也不恶心了,但屁多了。很神奇是吧!其实就是降了降病人上逆的胃气,气向下行了,这就是治本了。
也难怪张锡纯认为代赭石是健胃之妙品,这位药降胃气特效。
学会了降胃气,胃病可以说掌握了一半,还有一半是什么呢?
2、胃寒。胃腐熟食物需要热量,如果没有热量,就无法腐熟食物,很多病人朝食暮吐,就是说早上吃的饭,晚上吐出来还未消化,一天到晚不知道饿,为啥?胃中无火!
如何补火?看看指南针,五行中火生土,即心火生胃土,也就是说,补充心火,心火足,就能让胃火旺了,这也就是五行所说的“虚则补其母”。桂枝、肉桂、附子、薤白、干姜这些温心阳得药物用上,胃火就来了,就能够腐熟水谷了。
3、胃热。既然有胃火不足,出现胃寒,自然就有胃火过亢,出现胃热,胃热的病人经常有饥饿感,总觉得吃不饱,这也是病啊!俗话称为“慌饭”。治疗很简单,吃点清胃火的药,比如:石膏、知母、*连、*芩、芦根等。
举个例子,曾经治疗一例经常“慌饭”的病人,患者要求不吃中药,还要能吃病,我说这很好办,吃点下火的食物就可以了!什么食物好呢?让病人吃皮蛋拌豆腐,每天用两个皮蛋,加上4两豆腐,拌匀后加上麻油,少量盐,当菜吃,就这样坚持一周,就差不多了!有人会问,这也是中医治疗?我说这也是!因为运用了中医理论来指导饮食,知道养生,这不就是中医的精髓吗?中医学好后可以贯穿于我们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随时随地都可以体会到中医理论的妙处!
4、胃火长期过重,必然会伤及阴分,就好像烧锅炉一样,锅里水也会被烧干,长期胃火重必然会导致胃阴的亏虚。所以对于久病患者就要养胃阴了。这些药有石斛、麦冬、花粉、玉竹、芦根、乌梅、沙参、生地等。
5、临床中胃病的情况有时并非上述这么单一,比如胃中有热,肠道有寒,这样容易形成胃的上半部分有热,下半部分有寒,出现寒热错杂的情况,用药时则需要寒热搭配,效果才好。如*芩、*连配干姜。
6、胃病还有一些情况,比如食积,同样影响了胃的和降,可以采用大*、芒硝、枳实、厚朴、槟榔、二丑等来攻下,恢复其和降,病情轻的则可以采用山楂、神曲、麦芽、鸡内金、莱菔子来消导。
举个例子:很多小儿停食之后,出现反复发烧,服用退烧药后可以当时缓解,第二天照常发烧,这种情况,将二丑炒香后研成细分,伴红糖后给小孩吃,每次2克左右,三岁以下的小孩可以适当减量,3岁以上的可以适当加量,一般服用三小时左右会出现腹泻,患儿将停滞在胃肠道的东西拉出来后,病就好了!此法虽然简单,但效果非常神奇!
讲完了胃,我们再来看看胃的下边应该是什么,胆!
胆气的下降依附于胃气的下降,胃中胃液为酸性,胆汁为碱性,酸碱中和,则食糜进入小肠,小肠来分清泌浊。
但如果胃气上逆,胃酸上反,则胆汁下行无胃酸之中和,碱性胆汁损伤小肠,形成肠道炎症;
如果胃气上逆,带动胆气也上逆,则胆汁反流入胃,则形成胆汁反流性胃炎;
胆汁下行如果无下降的胃气支持,胃气上逆之力有不足以使胆汁上逆,胆汁就这样不上不下,郁积在胆囊之中,久之胆囊壁自然毛糙,胆囊炎便产生,严重者还容易形成结石。
所以针对胆囊的疾患,采取的办法很简单,降胃气则胆气自降。但如果已经郁滞日久,上火了咋办?如果上火失治,炼汁成砂,已经形成沙石了咋办?
别急!是病就有办法,我们治疗胆的有关疾病的时候,一定别忘了胃气是胆气下降的力量源泉,但只考虑胃够不够,还是不够的,左边这个轮子胃气下降,肝气上升,一升一降,轮子运转才有力量,所以降胃气的同时疏理肝气、升发肝气非常必要。
说了半天,还未进入正题,下面说说药物:
1、降胆气,促进胆汁分泌与排泄,就是利胆:柴胡、郁金、金钱草、栀子、茵陈、竹茹、枳实、大*、枇杷叶……
2、已经郁结化火,治疗必须泻胆火,可选用龙胆草、*芩、川楝、栀子、*连、虎杖
3、郁积日久,胆囊壁已经毛糙,可以选用:郁金、生内金、生牡蛎、玄参、柴胡、绿豆
4、已经形成沙石,治疗时采用玄参、牡蛎、鳖甲、内金、海金沙、金钱草、虎杖、硝石
5、胆火日久,阴份受损,形成胆怯证,需要滋养阴份,以和胆热,用药:酸枣仁、生地、萸肉、当归……
胆火过重,容易形成胆火扰心,患者出现心烦失眠的症候,历代医家采用*连温胆汤治疗,效果颇佳,但其中“温胆”二字如何理解,难道是胆寒需要温之?这与胆火扰心岂不相悖乎?
汪昂《医方集解》有云:“胆为清静之腑,又气血皆少之经,痰火扰之则胆热而诸病丛生矣,非因胆寒而为之温也,正欲其温而不热,守其清静之故”。说明所谓“温”者,是因胆热而设,以胆欲不寒不燥,常温为候,故立方用药当从其性。陈修园《时方歌括》曰:“和即温也,温之者,实凉之也”。
左边这个轮子的最后一个点:肾,让我们通过肾来学习中药!
肾为先天之本,肾主骨,藏髓,藏精,肾主水,为水脏,肾中藏有肾阳,能够温化寒水,这样水不至寒……
通过肾脏来学习中药,可以从三块来学,即肾阴、肾阳、肾精,这样更加清晰些!
对于肾阴亏虚,可以采用熟地、龟板、女贞子、旱莲草、山萸肉,玄参、天冬、枸杞、*精、紫河车、怀牛膝、制首乌
对于肾阳不足,可以采用鹿茸、附子、肉桂、仙茅、仙灵脾、故子、巴戟天、肉丛蓉
对于肾精不足,可以采用金樱子、桑螵蛸、芡实、莲须,五味子、益智仁来固摄肾精;通过鹿茸、鹿角胶、紫河车、阿胶、菟丝子、覆盆子、韭菜子、枸杞子来填补肾精。
对于肾水不足,相火亢盛,可以采用知母、*柏、泽泻、丹皮,地骨皮来泻火。
肝无虚证,肾无实证。说的是肾脏主封藏,封藏失司才会导致肾脏疾病的产生,这些疾病中,多数属于虚证范围。
举几个例子,这样学习印象会更加深刻些!
第一个:骨折延迟愈合的病人。
几年前遇到一个右上臂骨折的病人,在医院进行夹板固定,两个月后复查,发现骨折处无骨痂形成。病人通过熟人介绍,过来就诊,切脉时双尺沉细若绝,询问中得知患者经常腰部酸软无力,性功能明显减退,于是采用填补肾精的办法,配合使用活血化瘀、接骨疗伤的药物,服用半个月,一月后复查,骨痂形成,患者愈后良好。
第二个例子:腿抽筋。
临床上很多老年人,经常腿抽筋,每晚小便多次,服用钙片后抽筋稍稍好转,但停药后又很快反复,切脉会发现右尺沉细而软,对于此类病人,补充钙剂的同时,服用补养肾精的药物,增强肾的封藏能力,减少钙的流逝,病情可以很快治愈。采用淫羊藿30克、菟丝子20克益智仁15克小伸筋草30克几天就见效了!
第三个例子:痛经。
痛经之痛,只有妇人最为刻骨铭心,有些年轻女性,痛经时可以疼痛到晕倒,疼痛有两个病因,其一:不荣则痛,此痛病情轻;另一种:不通则痛,此痛病情重。不通为瘀,而瘀之形成有气滞、有寒凝。这里要说的是“寒凝”,此类病例占痛经的八成左右,许多中医治疗痛经,采用桃红四物汤加金楝子散,当时有效,下次月经照样疼痛,其实只要运用附子、肉桂、艾叶、小茴香、紫石英等温补肾阳,同时配合活血化瘀的药物,将胞宫寒邪、瘀血化尽,三五剂药就可以彻底治愈。
(本文节选自余浩《医间道》)
点击这里《一起学中药的秘密(上)》查看本文前一部分;向医易同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