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白癜风患者心声 https://m-mip.39.net/nk/mipso_6086176.html关于六经实质的一些相关问题,咱们讨论的重点是什么呢?如果说经方理论里边的六经辨证,不是像历代的学者所总结的那样,它是经络发病或是脏腑发病,如果说不是那样的话,在中医理论里边这又是一个特殊的论述方式。跟《内经》理论不是一个体系。那么在这个问题上,历代的学者都没有做过实质性的探索。为什么?因为历代的学者都认为:它是在《内经》理论的指导之下的一本关于方书的专著,是一本方书。但是现在看,事实上我们今天等于是用一种聊天的方式讨论,到底历史过程和当时的大致的背景应该是什么样子?我们站在还原经方理论本来面目的角度上,再去重新审视一下。
所以说,我们这儿说的,几乎所有的观点,在之前注家的著作里边和之前注家相关论述里边都是没有的。但是我在这儿拿着今天晚上要交流的这些内容看了一下,我自己不是特别满意,因为我没把它分开,咱们就当是一个聊天,想哪就聊到哪儿。
关于经方理论当中,以三阴三阳划分的六类疾病的认识,历代学者始终存在着不同的理解,直到两千年后的今天,仍然没有能够统一。这对于一个经典医学理论来说,很遗憾,经方医学所以出现这种特殊的现象,根本原因一直上溯到王叔和,最早的了这是。对经方医学的注家来说,对经方医学继承的后人来说,我们往下推,一直推到今天,就是此时此刻。诸多的注家,以经方理论以外的理论体系,来解释经方医学理论。今天我们诠释(康平本)《伤寒论》,我们清清楚楚地能看出来凡是用这样的方法,来张冠李戴,不得要领。
事实上,解释经方理论恰当的,恰恰是经方理论本身,而不是经方理论之外的其他的医学理论。但是作为中医理论之一的经方医学,毕竟是祖国医学的一部分。如果说它与现代医学存在着本质的区别,这不难理解,每个人都能接受。但要是说它与其他的中医理论也有本质的区别,甚至于一定要将它视为一个独立的医学体系,似乎就让人感觉到比较费解。但是,要是如果说我们对经方医学的发展历史进行客观地、实事求是地分析,我们就会发现,其中确实有令人深思之处。
这个经方理论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就是方证相应。而且在经方理论当中,重病证,不重病位,不重病因。那么这在所有的医学当中,都是独树一帜的。但是经方医学这种对证治疗的模式和理论,初看又似乎只是保持了人类医学最原始的一些状态。我们现在在一些电视节目里边也能看到,到目前为止,发现了好多的动物,它们就有用身边的天然物质治疗自己疾病的一些,咱们很难说它是经验了,说它是本能也可以。所以说实际上人类医学也是从这一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逐渐地积累、实验。那么最初的时候,肯定就是某某药治疗某某症,对疾病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认识过程,最初的时候肯定就是对症状。但是,经方理论这不也是对着症状用药吗?就说它还保持在人类医学最初级的阶段,这是给人一种粗略的直观的印象。
那么看看经方的书,也是这样。如果是对经方不太了解的人,初看经方这本书,像《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初看的时候,特别像一个在症状和方剂之间划了等号的一个小册子。但我们纵观人类医学,无论是东方医学也好,还是西方医学也好,实际上都经历了一个由经验到科学,有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这么一个过程。直到今天,虽然说由于这两大医学,对于现代科学技术的依赖程度不同,而形成了中西医之间的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存在着本质的差异。
但是如果说我们站在宏观的角度来分析,这两种医学,其实基本的思维方式是一样的。我这儿所说的,所谓的中医是指的经方以外的传统中医。他们相同点在哪呢?相同点都是通过疾病的现象,而进一步向疾病具体的病变部位和具体的病变性质的方向进行深入地研究和探索。这儿有一个问题,实际上经方理论也是在向疾病的本质在探索,但是呢,探索的方向不一样。那么你看,传统的中医也好,西医也好,都是通过症状去找,你到底哪个地方、哪个脏腑器官发生了什么性质的病变。但是经方医学不是。象经方以外这些医学,它的目的,是要用这种探索来进一步探明疾病的本质。并且在这个探索的过程当中,形成了各自完整的医学体系。传统中医有自己完整的体系,西医更有自己完整的医学体系。那么它们之间不同的呢,是西方医学更依赖于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所以呢,也被称做是现代医学。而这个传统医学呢,就是传统中医,由于它发展成熟得比较早,当时没有如此强大的科学技术可利用,所以它更多地依赖于传统的这些哲学思想和理论推演。但是究其本质而言,这两种医学没有质的区别。
我们试想,假如,传统中医,以《内经》为代表的传统中医这种理论,在形成之初,或者说在《内经》那个时代,如果那个时候人类就已经有了现在这么发达的科学技术的话,那么大家看看,他的那些研究内容,与现在的现代医学研究的内容不会有多少质的区别。你去看看,《内经》对人体结构的研究,对具体组织部位和脏腑器官作用的研究,对具体病变性质的研究,以及外界因素对人体疾病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方面的研究,你都能清楚地看出这一点。只是当时没有显微镜啊,没有化验手段,没有现代这些技术,要是有的话,它也是往这个方向上发展的,也是要认识这些东西。
但是经方医学,恰恰是在思维方式和研究方向上,跟这些医学存在着本质的不同。整体地纵观整个经方医学理论,特别是我们今天通过对(康平本)《伤寒论》的深度解读,我们可以清楚的发现,在经方理论当中,特别是顶格条文,几乎没有一处是对具体的某个脏腑器官,而发生的某种具体的病变进行研究和论述的。所有病理的研究和疾病的治疗,都是围绕着人体患病以后,所表现出来的症状反应进行的。说到这儿,可能有些人会有别的想法:《金匮要略》里面不就有肺痿、肠痈,那不都是具体的部位么?其实你仔细去看看这些杂病部分(我们后面还会讨论它为什么会弄了一部分杂病),它的具体的论述,它只是用了当时比较流行的那种以脏腑器官命名的疾病的说法而已,只是用了那个名字。它实质性的论述仍然是遵循了方证相应的原则,真正的里面的条文,都是症状,都是方剂的适应证,都是这样。好像是什么?好像是经方医学,就是说它是有意的保持人类医学的原始状态,我就是不进步,我就停留在这种状态下。你们认为哪一类的症状是肝脏或是肾脏得病了,我就是不去认识那一块,我就认为什么样的症状,就应该用什么药来治,好像是这个样子。但是实际呢,不是这么回事。你看它排斥了,在当时来说,《内经》里边那些东西,在当时应该说是(现在可以说):当时的人类对疾病研究方面取得的最高成就,最新成果。
可是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个临床实践是在几千年的进程当中,无数次的在证明,经方医学应用于临床,即使是在现代医学高度发达的今天,经方的疗效,依然是其他任何医学没法比拟的。那么这样呢,就形成了与人类的常识相矛盾的一个悖论。就是说落后的东西反而成了最好的,这个落后当然是要加引号的了。
所以说我们要解答这个问题。那么为什么?咱们要解答这个问题的话,咱们还得从人类医学的这个发展过程当中,尽管我们现在对早期的医学知道得不多,但是你必须得把它弄清,不然的话,这是一个根本的问题。这个人类医学和其他科学一样,它经历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感性到理性,从浅显到深入的这么一个发展过程。而作为人类医学一部分的经方医学,实际上一刻都没有离开这种发展变化的环境。但是,所不同的是,经方医学似乎一直沿用了最原始的理论与方法,却达到了其他处于不断发展进步当中的医学所达不到的高度。什么样的高度呢?临床当中的高治愈率和高可重复性。那么这就提示我们,不能不对其中的原因做认真地研究和分析,并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我们现在就等于说是揭开了冰山的一角。为什么?因为这一块,这种看问题,分析的角度,以前,从来没有人从这个角度来认识过。
中国历史上这个东汉时期,是经方医学趋于成熟的年代,那么距今已经将近两千年的时间了。但是从《康平本》当中的顶格条文内容和皇甫谧所论述的,就是说这本书为张仲景“论广汤液”的这种记载。我们可以知道,经方医学的形成,在时间上还要早一些,应该是在汉朝之前的事儿。那么根据史料来看呢,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初的伊尹,不是“伊尹汤液经”么,那么现在咱们就知道这些东西。但是尽管如此,在中国当时的医学理论当中,经方理论并不是唯一的,甚至在当时乃至于之后的整个中医历史上,经方医学甚至一直都称不上主流医学。那么在哪能看出来呢?这一点从《*帝内经》这一本书上,我们就可以得到佐证。这个《*帝内经》不单单在成书的时间上,要早于《伤寒论》五百多年,而且它的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和全面性,以及它的理论的形成和成书的社会背景,大家看《*帝内经》啊,上面是*帝和大臣的对话,当然说它不是*帝写的,肯定不是。但是呢,这说明那时候不允许拿皇帝随便开玩笑的,说明它成书的背景、社会的层面非常高。那么这本书在社会层面上和传播范围上,以及对中医理论的影响上,都明显比经方医学的层次要高很多,影响要大很多。
实际上,《*帝内经》才是真正的中医主流的发展代表之作。而且至今还被奉为“中医四大经典”之首。那么也就是说,经方医学理论从发展形成到成熟的整个历史过程当中,始终是与以《内经》理论为代表的传统中医(以后我们把它叫做主流中医)的理论,实际上是并行发展的。有《内经》理论的时候,那个时候实际上也有了经方理论。那么这儿呢,就有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或者说我们必须面对、不能回避的一个问题,就凸现出来了。既然是在经方理论成熟之前,就已经有像《内经》那样,包括了医学理论同时又包括了哲学、社会学,以及当时的自然科学在内的一部巨著。而且对人体的生理结构、脏腑功能、病变规律和致病因素等方面的这些问题,研究得是面面俱到。在当时,堪称最为先进的医学理论。
那么为什么作为纯碎以治疗疾病为核心的经方理论来说,却对这个《内经》的相关知识极少引用和论述?你在这个《伤寒论》里边和《金匮要略》里边,如果说我们把特别是(康平本)《伤寒论》上,你把降一字格排版的条文和降二字格排版的条文都剔除出去,只剩下顶格条文。你看,它的所有的论述跟《内经》的论述毫无关系。这只是从字面上看,那么从论述的内容上看呢,比如说疾病发展变化的规律,与《内经》的理论也不相通。那么这就提示我们不得不去思考一个问题,难道经方理论的创建者对当时的主流医学理论一无所知吗?这答案肯定是否定的。他肯定会知道,不可能不知道。那么到底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种局面呢?为什么它视最先进最有主导资格的这一套医学理论而不见呢?其实像这个,我们都是在做逻辑上的推演,没有实实在在的历史资料,所以说我们要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它。
那么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现代医学,这个现代医学以科学严谨见长,几乎它的所有的理论都建筑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作为现代的中医学者,对这一问题自然也都非常明白。但是,为什么中医仍然坚守着几千年以前形成的医学理论核心,而不为现代医学的这种科学成就所动呢?其实回答这个问题就非常简单了,作为咱们中医人这个问题谁都能说出一个道道来。现代医学在很多方面和很多具体的问题上,它根本就无法解释中医理论当中的一些常识性的东西。而相应的在现代医学当中被认为像不治之症,或者说是治愈率很低的疑难病,而在中医看来呢,却常常是不是那个样子,不仅仅是可以治,而且常常是疗效卓著。当然这不是说整体都是这样,根据这个医疗水平的高低了。但是这个医疗水平高低啊,这个中医医疗水平高的治一些疑难病,这是很有效的,不用说一些别的,就咱们看看现在,我们每一个经方继承者都有,常有这样的感觉。大家再看看胡老的医案,那简直就是,他治的好多疾病都是屡经西医,甚至一些中医治疗,治不了的病。这里说明什么?对西医呢比较简单。你要如果说,比如说常常是除了他手头需要用仪器这类东西以外,其他的病,医院差不了许多,治疗方案几乎都是一样。但是在中医里边就不同了,不同水平的医生,最终医疗结果是不一样的。但是让我们整体来看的话,在现代医学里边,就是他的最新成就、最高明的医生也认为没法治疗的一些疾病,在中医里边一些比较有水平的中医医生轻而易举的地就可以治好了。那么事实上呢,中医当中的很多常识性的理论和认识,在现代医学理论当中它无法认识到。你比如说最简单了,中药,现代医学虽然拥有最先进的科学技术,这个中药东西可简单多了,跟人体不一样,你要说人体那就太多了,它认识不到东西太多了。那咱就说中药吧,这都是一些死物件在那放着,但是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一味中药的治病机理,对它的治病机理有实质性的认识,一味这样的药都没有。无论你如何研究,无论你说它是哪一味药,怎么有消炎的作用,等等那个都是一些片面的,和实际临床应用接不了轨。它无法解释在方剂当中的作用是什么?这也就是为什么现代医学如此的发达,在今天,这个中医依然保持了顽强生命力的一个原因所在。
那么我们弄清了这一点,再来看看这个经方医学与以《*帝内经》为理论代表的传统医学之间的这个关系,它的实质与这个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之间的关系,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这一点恐怕我在这儿说,不一定对,这代表我个人的观点,不对大家都可以批判,这都没关系。但是我说出来,我就能对我的话负责,我是有根有据的。经方医学这种方证相应的理论核心,从表面上看,刚才说了有着浓厚的原始医学色彩。而这个以《内经》理论为代表的传统医学,在当时无疑是最先进的前沿医学,或是前沿医学的代表,或是象征。这其中必然会有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存在,就是说经方医学的创建者,他为什么不接受当时最为先进的医学理论呢?反而是在原始医学的基础上,又建立了一套在当时看来也较为另类的医学体系。这个毫无疑问,大家你要是看看《内经》,你再去看看这个《伤寒论》,特别是《康平本》里边的顶格条文,那确实它就是比较另类,也显得比较土气。说得我们通俗的话说,显得真是比较土气,几乎没有什么道理可言,就是一边是方子一边是症状。这实际上内里边,与今天的中医理论和现代医学理论之间的关系如出一辙。
事实上,经方理论的传承者并不是不了解传统医学在当时取得的成果。如果说我们今天从逻辑的角度上来讲,作为一个医学理论的创建者,他对相关的一些理论知识,必然他会,特别是对一些新的理论知识,他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有接受的一个过程,了解和接受这么一个过程。那么我们也可以想象,其实我们现在很多中医人,有的也常用一些西医的理论来解释中医里边的一些东西,甚至二栖的医者都有,他既会中医也会西医的,有得是。根据这种现象我们可以推至在历史上,以这个经方的传承人里边肯定也存在这样,真正接受了传统医学理论的那一部分人呢,慢慢就成了传统医学的传承者和实践者。但是,在经方理论的传承者里边,有一部分治学态度极其严谨的人,他们在经过了长时间的临床实验和理论总结之后,发现当时最为先进的医学理论,反而在诸多方面与临床实践无法接轨,虽然说他的理论看似周密深邃,但是应用于临床,反而不及那个原始医学的实际效果。但是反过来说呢,传统医学理论的进步和发展,也必然会对经方医学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并使这个经方理论最终形成了一整套以方证相应为基础与核心的这种医学体系。
那么由于咱们上边这些基本都是推论啊,因为我们现在没有史料。但你看《*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这二本书,都是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医学专著。所以说在成熟之前的这些直接的史料啊,已经没有史料可考了。咱们就只能借助于考古工作人员的思维方式啊,对于现时的、可见的这些东西,就是说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两本书,做深入地分析和合乎逻辑地推理。同时通过对经方理论研究成果的分析,我们通过推理和对经方的现代研究,都能支持我们上边所说的这些结论。
经方实际临床应用的大量的统计资料显示,每一个经方方剂都与它的适应证存在着稳定的对应关系。尽管这个方证本身它是一个动态的范畴,这个现在先不讨论。但是,方剂和方剂适应证之间的这个关系,和疾病之间的关系是没法比的,这是一种铁的关系,尽管适应证不是特别稳定,但是方剂与方证之间的这个对应关系是一个铁定不变的。而跟那个具体的疾病,特别是发生病变的具体的某个脏腑器官和部位组织,始终没有稳定的对应关系。
你比如说小柴胡汤证,凡是见四大主证,都可用小柴胡汤,用这个小柴胡汤取得良好的疗效。但是在这种症状反应的病理环境下,也就是说在表现为小柴胡汤证的这些患者当中,你无论是心脏方面的病、肝脏方面的病、脾脏方面的病、胆囊方面的病、肺脏方面的病、肾脏方面的病、胰腺方面的、胃、肠、五官、妇科、儿科。不管是哪一方面的,得了什么性质的病变,都可以用小柴胡汤来治疗,而且疗效特别好。
这就说明了一个非常实实在在的问题,就是那些以具体的病变部位和病变性质,研究疾病的那一类的医学,只是用了一种片面的,得到一个片面的结果。经方里边的结果才能得到临床数据的支持,或者说得到临床实践的支持。临床统计资料是什么?临床统计资料是彻头彻尾的,百分之百的临床实践。那么要如果说,我们今天是借助于临床统计资料,来证明上面我们说的这些规律,那么我们想想当时的古人,想想当时的经方的实验者、实践者们、继承者们,他们通过什么?他们就是通过长时间的大量的临床实践,去总结,得出了同样的结论。要如果说他得不出这样的结论的话,他就不会坚持他这一套东西,他必定会倒到《内经》阵营里面去了。
所以说经方理论,你看似是保持了原始医学的外貌,他所以没有接纳传统医学的那些最新的研究成果,所以他能够传承至今,这正是关键所在。是什么?就是当时的人已经掌握了这个真正的规律所在。我们今天是用临床数据分析出来的,那么古人必定是在当时的临床实践当中总结出来的。
那么我们现在呢?以一个具体的医学实例来分析。这个现代医学最新(我在跟大家一起学习时候说过这个例子,但是它比较容易说明问题,我们再重复一下),就是说现代医学研究这个孕妇在怀孕三个月左右的时候,这个胎儿大脑发育最关键的时期,这个时候的孕妇需要大量的α亚麻酸。而这种物质,人体自身不能合成,只能从食物当中摄取,而我们常见的食物当中,核桃当中含此类物质的含量最高。但是通过所谓的科学实验,科学的计算,证明人体要满足一个正常胎儿对此类物质的需求,一个孕妇每天必须要吃17斤的核桃。诸如这一类的,所谓的最新研究成果,你无论如何,也没法让任何真正的中医人信服。自有人类至今,没有一天中断过新生儿诞生,同时也没有任何一个孕妇能在一天之内吃下17斤核桃。更重要的是什么呢,没有任何证据能证明人类,因为他的母亲没有能够吃了17斤核桃,而智商有任何的下降。所以这种理论不单单是无法让中医人认可,实际真正的、有主见的普通人也是无法接受,只要是动脑子的人,都能想出来这种理论是站不住脚的。
那么如果说,我们再来看看作为传统中医的精髓和指导理论的阴阳五行理论,大家你就好理解了。为什么经方没有把传统医学的理论借鉴到经方理论里面来,而且是用了一种拒人千里之外的态度,问题就在这里。虽然说这种阴阳五行理论与现代医学的像某个组织发生某某炎症之类的疾病概念相比较,他能将人体看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不是一个个独立的器官组织,或者是说系统,简单地堆砌的那种一个生命体。明显地这个五行理论多了整体观的理念。但是具体的人体脏腑之间是不是真正按着五行生克的规律发展变化?这个却在临床当中得不到实践的支持,甚至纯理论的推演,也常常是不能自圆其说。
在这儿跟大家说,我当初,实际上学中医的,有不学阴阳五行的吗?我也是学这个过来的,而且当时我对五行的理解比现在某些专家理解得还深。当时我自己觉得解释了以后,比他们解释得高明。但是后来仔细再去推,推不通了,就是说自己就不能自圆其说。
所以说像这一类的理论,跟我们刚才比的那个三个月的孕妇的那种西医的理论是一样的。那个理论放在中医人眼里边是无法接受的。那么这种阴阳五行的理论,放在当时的经方家的眼里边,同样是无法接受的,这就是原因所在。为什么经方理论里边,你丝毫看不到《内经》理论的影子,就在这儿。
在临床应用上,也存在着同样性质的问题。你像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都沿用了一种从症状到具体的病变部位和具体的病变性质,来认识疾病和界定疾病的这么一种模式。然后呢,在这个基础上,寻求针对病变或者说是病因进行治疗的这种方法。不同的是什么?就是说传统中医,因为技术手段,那个时候没有这么发达的技术手段,所以说他对微观上的病因了解非常少。他便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发展出了一套治疗具体脏腑器官的寒、热、虚、实、阴、阳为主的,为主要的辨证方向的一些,一个辨证方法。而现代医学则更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