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香港美妆集合店的早期开创者、香港最大的化妆品代理商之一,莎莎国际如今已没了半壁江山。12月1日,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目前莎莎在北京的门店有9家,其中超过半数位于奥特莱斯。进入内地近20年,莎莎高峰时期有近80家门店,而现在仅剩下35家。分析指出,内地美妆品牌乘互联网新零售之风快速发展时,莎莎仍在内地采取一成不变的经营模式,使其错失良机。未来,增加自有品牌,从纯粹的代理商向自有品牌制造商转变,或许是化妆品零售业态的出路之一。
内地门店骤减
莎莎的存在感越来越低了。北京商报记者走访位于世纪金源购物中心的莎莎门店发现,该门店在中午长达两个小时内,进店消费者数量仅为个位数。莎莎店内仍是熟悉的粉红色风格,店内产品按照不同功能分类陈列,靠墙一侧是EXACTING、CYBERCOLORS等小众品牌,橱窗位置则摆出SuisseProgramme品牌的套装。对于顾客稀少的状况,莎莎的导购员直言,“很长一段时间都是这样了”。
大众点评显示,目前北京莎莎门店剩下9家,5家分布在奥特莱斯,其余4家门店分布于世纪金源、熙悦天街、新辰里及龙德广场,多为非核心的社区商场。莎莎门店导购员表示,奥莱门店的价格实际上与别的门店并无差异,“所有门店是同一个系统,对应的折扣也是一样的”。
对于北京以及内地市场的整体规划、门店布局相关问题,北京商报记者联系到莎莎国际相关负责人,但截至发稿暂未获得回应。
不过,根据天眼查显示,莎莎化妆品(中国)有限公司在北京已注册公司中,有13家处于注销状态,例如莎莎化妆品(中国)有限公司北京朝阳公园路店、莎莎化妆品(中国)有限公司北京东三环中路北店、莎莎化妆品(中国)有限公司北京槐房路店等。
同样,莎莎的内地版图正加速缩减。从最新的财报中可以看出,截至年9月30日,莎莎国际零售店铺总数由原来的家减少至家,中国内地的门店关闭最多,减少了35家,剩余42家门店。根据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