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朝阳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号称天可汗的李隆基,为何会被胡人安禄 [复制链接]

1#

安史之乱结束了大唐的盛世,从此以后煊赫一时的李唐帝国开始走下坡。公元年,大唐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初九,安禄山带着15万大军,从范阳出发,向南进发。这种情形就像一条大猛虎,带着一群小老虎,浩浩荡荡向原野冲出。他们摧毁了许多城堡,直逼首都长安,让号称“天可汗”的大唐天子李隆基,亡命天涯。

小老虎安禄山的成长

安史之乱主角是安禄山,安禄山是营州柳城人,营州也就是今天的辽宁朝阳市。安禄山的父亲姓康,是西域胡人,母亲是突厥人。幼年时,安禄山的父亲便已去世,母亲改嫁给突厥人安延偃,他所以改姓安,取名为禄山。

安禄山从小就学到了六种胡人的语言,长大后就在幽州担任互市郎,互市郎也就是个翻译官。少年安禄山体格硕壮,行动矫捷,当时的幽州节度使张守珪很喜欢他,任命他为幽州的捉生将。由于安禄山骁勇善战,先后又升为偏将及平卢兵马使。

安禄山知道汉人喜欢讲人情送礼物,所以凡是从京师来到幽州、或是从幽州到京师的官员,安禄山都送以厚礼,并请他们有机会就在皇帝面前说他的好话。唐玄宗李隆基因而很快就知道安禄山这个名字,加上许多人都在唐玄宗面前夸奖安禄山,使玄宗对安禄山开始有好印象,到了开元二十九年,玄宗升安禄山为营州都督。

天宝元年,朝廷设置平卢节度使,善于钻营的安禄山顺势就担任了这个职务。平卢节度使,管辖今天河北省东北部与辽宁西部一带,可谓封疆大吏,安禄山接任平卢节度使后,还特地亲自到京师向唐玄宗道谢。

唐玄宗早就听说安禄山名声,也想看看安禄山究竟是怎样的人,所以立刻接见他。一看,发现安禄山是个体型壮硕且有点肥胖的武人,有点粗犷,却不野蛮,颇令唐玄宗有些好感。

安禄山拜见唐玄宗时,向玄宗报告说:“去年营州遭遇蝗虫灾害,臣将一只蝗虫送进口中吞下肚子里,同时向上天祷告说:『如果臣诚心不正,就请虫吃掉我的心肝吧,如果臣诚心忠良,那就请上天消灭这些虫害吧,别再吃田里的庄稼。』结果当时就有许多鸟从远远的地方飞过来,将这些蝗虫都吃掉,田里的秧苗才得保住。臣请求皇上,将这段事情交给史官记录下来。”

安禄山所说,其实近乎神话,实可存疑,但唐玄宗听了却非常高兴。由此可见,安禄山绝对不是一位粗俗之人,而是一位很有心机,很会讨好君主的人。

由于唐玄宗对安禄山有十分好感,于是刻意提拔他。天宝三年,安禄山被升为范阳节度使,天宝九年,又封为东平郡王,到了天宝十年,又兼了河东节度使。这时,安禄山一人兼了平卢、幽州、河东三个节度使,管辖区域从今天辽宁经内蒙东部的通辽、赤峰市一带,再经河北到山西北部,非常广大,手握十几万重兵。

安禄山的得势,也与宰相李林甫有密切关系。

李林甫是玄宗身边最得宠的大臣,李林甫觉得安禄山可以重用,便向唐玄宗推荐,唐玄宗也就把北方国防线重任托付给安禄山。天宝九年,安禄山再到长安,杨贵妃的兄弟姐妹们,都到郊外来迎接安禄山,当时场面十分盛

大。唐玄宗也命杨贵妃堂兄弟杨铦、杨锜和杨贵妃的三位姐姐,也就是当时权极一时的“杨氏五家”,都和安禄山结为兄弟姐妹,而安禄山也要求做杨贵妃的义子,唐玄宗也答应了。

做了杨贵妃的义子,唐玄宗自然就成了安禄山的干爹,如此就更得唐玄宗看重了。

安禄山身体肥胖,体重超过斤,肚子肥硕。有一次,唐玄宗看到安禄山,就指着安禄山的肚子,笑着说:“这肚子里面装了什么东西啊?”

安禄山一副毕恭毕敬的样子回道:“臣这肚子里面没别的东西,唯有一片赤心而已。”这句话听在唐玄宗耳里,非常欣慰,对安禄山更有好感。

安禄山为人狡猾,却舍得花钱,他在幽州派了一位特使刘骆谷长年驻在长安,他给刘骆谷的任务有两个:

一、打听京师消息后随时回报;

二、帮安禄山到处送礼打点关系。

当时中央政府的文武百官,几乎没有人没收过安禄山礼物的,朝中官员个个称赞安禄山,营造有利于安禄山的舆论,而安禄山也对京城的事情了如指掌,甚至于唐玄宗的性情好恶,以及皇宫内的大小情况,也都十分了解。

有一次,安禄山进宫参拜玄宗,当时太子正在唐玄宗身旁,玄宗要安禄山拜见身旁的太子,但是,安禄山却不肯参拜,左右的人见状,就赶快敲敲安禄山,示意他赶快参拜太子。安禄山就对唐玄宗说:“臣是胡人,不知道朝廷的礼仪,不知道太子是什么样的官职?”

唐玄宗解释说:“太子就是朕的储君,在朕离开人世后,太子就会代替朕的皇位。”

安禄山便说:“臣很愚昧,臣心中只知道有皇上一人,不知道还有储君。”于是安禄山这才向太子参拜。安禄山这话听在玄宗耳里,自然对他更加宠爱。

天宝十年,安禄山在长安过生日,唐玄宗赐给了他许多衣服、食物与珍宝作为贺礼。生日过后三天,宫中便有诏:“宣安禄山入宫晋见。”为何如此?因为杨贵妃要收安禄山为义子,就命人事先做了一个大大的被子,并用许多绫罗绸缎,做成一个大大的摇篮,当安禄山进宫后,就叫人用这大被子将安禄山包裹起来,然后把安禄山当成婴儿一样,放入大摇篮中,由几十个宫女摇摇晃晃地抬着进来。这么一个硕大无比的“婴儿”给抬进宫内,当然会惹起宫中上下人等前来围观,笑声震天。

唐玄宗在外面,听到内宫中笑声不绝,就问身边宦官说:“发生了什么事情啊?”

宦官回答说:“贵妃三日洗禄儿。”

唐玄宗也觉好奇,就立刻赶到后宫去,看到这荒唐又嬉笑的一幕时,也不禁乐得哈哈大笑,整个皇宫弥漫在一片欢乐之中。玄宗趁机大加赏赐,不但赏赐贵妃“洗禄儿”的金银钱,也赏赐安禄山大批财宝,众人尽欢而散。从此,安禄山就常常自由进出皇宫和杨贵妃见面,感情颇为亲密。

由于安禄山为皇宫带来欢笑不断,使他成为皇宫中极受欢迎之人。安禄山虽是乡野粗人,但他讲的那些粗俗笑话,却是皇宫中受礼教约束的人未曾听闻过的新鲜话,所以大家都极有兴趣,常期待安禄山能入宫说笑给他们听。

同时,安禄山也很会耍宝,他耍宝绝招之一,就是很擅长跳“胡旋舞”。所谓胡旋舞,是一个人一只脚着地,另外一只脚抬起,称之为“金鸡独立”,两手再向上举,然后不断在原地旋转。这种舞是胡人所跳的舞,颇像今天的芭蕾舞。但是一个体重斤的大胖子,在原地能够打转跳舞,而且动作还很敏捷,如旋风一般,光这动作,就足以使围观的人大笑不止。

老虎长成终为患

由于唐玄宗的宠爱,安禄山身兼平卢、幽州、河东三个节度使,兵多士众,显赫一时。然而安禄山还不敢有非分之想,因为他心中有一位很恐惧的人物,就是宰相李林甫。

李林甫心机深沉,足智多谋,每次安禄山和李林甫会面,李林甫都能看透安禄山的心思,这让安禄山心里感到非常恐慌。所以每次安禄山拜见完李林甫后,即使是在寒冷冬天,也会紧张的汗水湿透内衣,这些汗水都是被李林甫的威严给吓出来的。

当安禄山驻在范阳时,每次刘骆谷从京师回来,安禄山总是要问他:“李相公这阵子,对我有没有什么批评意见?”

如果刘骆谷说回答说:“一切都很好,没事。”那安禄山就会十分放心并且很高兴;但如果刘骆谷回报说李相公吩咐您必须“小心为之”,那安禄山就会垂头丧气地说:“糟了,这次我死定了。”可见安禄山对李林甫心里的恐惧感有多深。

天宝十一年,李林甫去世,杨贵妃的堂兄杨国忠接任了宰相的职位。杨国忠为人,既无道德学问又没有智慧机谋,当上宰相后,盛气凌人,趾高气昂,虽然满朝文武大臣都讨厌杨国忠,但却没有人敢表现在脸上,只有安禄山敢表现出对杨国忠的不屑,于是造成杨国忠跟安禄山之间的对立。是故,杨国忠常刻意在唐玄宗面前讲安禄山的坏话,说安禄山早晚一定会谋反。

有一次,杨国忠就对唐玄宗说:“启禀皇上,臣握有可靠情报,安禄山谋反企图已经越来越狂妄明显,如果皇上您不相信,就试着召安禄山进京,他一定有所顾忌不敢前来。”

唐玄宗听久了谗言,心里当然有些犹疑,也想试探一下安禄山,于是就下诏给安禄山,要他即刻从幽州进京。安禄山接到诏书后,知道这都是杨国忠进谗言搞的鬼,也猜出此时的唐玄宗也想开始想试探自己了,于是安禄山决定,立刻快马进京,以免事情更加恶化。

当安禄山进京拜见玄宗时,就哭诉道:“臣本胡人,承蒙皇上宠爱,才能到今天的地位。但臣常受到杨国忠离间挑拨,恐怕臣死无日矣。”唐玄宗看到安禄山胖胖的身体跪在地上哭泣,心中有点不忍,于是对禄山更加宠爱,并给予大量赏赐和安慰。

----其实,早在安禄山军队攻下潼关后,安禄山心中一时非常犹豫,他不知道要不要直接拿下长安,因为如果他的大军真把唐玄宗活捉了,那他还真不知该怎么处理唐玄宗。

第二天,唐玄宗还对杨国忠说:“朕想加给安禄山一个『同平章事』头衔,你觉得怎样?”

在唐代,“同平章事”就是宰相的意思,这就表示玄宗要赐给安禄山宰相的头衔以示恩宠。但杨国忠立刻表示反对,并说:“安禄山虽有军功,但他根本不识字,又岂有做到宰相还不认识字的?若加给他一个宰相头衔,岂不是会让天下四夷酋长看轻我们大唐没人才?”于是这件事情便作罢。然而这件事情很快就传到安禄山耳朵里,安禄山听后,心中对杨国忠更加痛恨。

过了几天,安禄山要离开京师回幽州去,唐玄宗还亲自为禄山饯行,赐御酒三杯,还把自己的衣服脱下来披在安禄山的身上,表示对他的信任与宠爱,这些都让安禄山惊喜不已。然而安禄山也很怕杨国忠又在暗中阻拦,所以一出长安城,就快马加鞭不敢逗留,日夜不停地赶回幽州。

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安禄山以讨伐奸臣杨国忠为名,率领15万大军,从幽州出发向南攻打洛阳。沿路许多州县的官吏,纷纷望风投降或弃城逃亡,安禄山的大军可说势如破竹,很顺利就攻到洛阳附近。由于安禄山的一支偏师,先行去攻打山西的太原,太原守将立刻快马飞奔到长安报警,但唐玄宗听到这消息时,根本就不肯相信,还认为这是安禄山的政敌造谣陷害的。然而过了几天,许多州县沦陷的消息一个个传到长安时,才让唐玄宗不得不相信巨变真的已经开始。

当安禄山造反消息被证实后,最为兴奋的就是杨国忠,因为他刻意制造的“预言”终于成真。杨国忠还对唐玄宗说:“安禄山的造反,只是他一个人的行为,他的部下们都还是效忠大唐的,过几天,他的部下们一定会反正投靠大唐,并会把安禄山杀死,请陛下不用担心。”

唐玄宗也只好同意杨国忠的说法。其实,杨国忠根本就错估情势,因为安禄山的大军已迅速南下,势如猛火,不出两个月,就攻下洛阳城。在天宝十五年正月初一那天,安禄山在洛阳自称“大燕皇帝”,年号“圣武”,并同时任命大批文武百官,也成立了新政府。接着,安禄山派军队向西攻打潼关,由于唐朝自己内部的军事调度错误,安禄山大军很顺利攻下潼关,攻下潼关后就离长安城不远了。

此时,也逼使唐玄宗在匆忙之间,只带了杨贵妃、杨国忠和皇子与少数亲信大臣们,在禁卫军保护下,趁着黑夜偷偷离开长安,匆匆向西逃亡,不久,就发生了所谓“马嵬驿之变”。其实,早在安禄山军队攻下潼关后,安禄山心中一时非常犹豫,他不知道要不要直接拿下长安,因为如果他的大军真把唐玄宗活捉了,那他还真不知该怎么处理唐玄宗。然而正当安禄山犹豫之际,没想到唐玄宗已悄悄离开长安逃亡西去,于是安禄山便直接挥军攻下长安城。

安禄山在洛阳时已登基为皇帝,如今又顺利占领长安,住进了皇宫,实现了他的皇帝梦。

订阅解锁TA的全部专属内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