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襄阳日报
本报讯(通讯员方兴成陈敬师保安定全媒体记者童光辉)“这都是自己种的无公害作物,喂出来的猪也健康,猪肉味道更纯。”7月14日,谷城县庙滩镇小河村一处山坳里,40岁的养猪大户万朝阳正忙碌着。
万朝阳是土生土长的山里娃,共产党员,曾经在广东务工,跑销售,收入不错。
年底,他辞去工作,回到家乡,白手起家,先后开办养鸡场、养猪场,加工香肠、腊排骨,生意慢慢有了起色。
“我是农民的孩子,就想为乡亲们做点事。”万朝阳时时不忘村里人。
年年初,村里河道清淤,急需资金,他第一时间捐赠2万元。当时,他发展养殖业也需要钱,媳妇跟他生闷气。对此,万朝阳说:“村里给我那么多支持,现在是我回报的时候。”
疫情期间,万朝阳主动报名当起志愿者,冲在一线,为工作人员送上自家产的鸡蛋。
年,万朝阳高票当选庙滩镇人大代表。
今年5月,小河村四组村民反映自来水有问题。万朝阳主动带头,自费余元,跟乡亲们一起动手,铺设米管网,接通了备用水塔,还上门为大家免费更换水龙头。
一周时间,问题圆满解决,40多户村民的生活用水有了保障。
“这娃子心眼好,经常来看我们这些老人,是一名好党员。”孤寡老人杨凤英逢人就夸万朝阳。
万朝阳还被左邻右舍推荐为“百户网格长”,他心里很高兴。按规定,他每年可以获得元的补贴,可他一分钱也没要。“这是大伙对我的信任,要干就干好。”万朝阳说。
小河村距离镇区较远,购买饲料相对麻烦。
今年6月,万朝阳花费2万元,采购了一整套的饲料加工机、搅拌机、粉碎机,免费为周边13户养殖户打磨饲料。
“我们每个月要打多斤饲料,出去一趟,算上成本要60多元,一年下来就是七八百元,现在都省了。”养殖户陈大国说。
心向阳光处处晴,万朝阳人如其名。
“我还要继续努力,发展壮大特色养殖业,延长产业链,做强深加工,带动更多农户就业致富,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万朝阳相信,未来的小河村一定会更美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