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契合了公益诉讼这项崭新的事业所应有的内在精神品质。有理想,有高度,有情怀,有真诚的爱心,有法治的坚守,还有超前的眼光、宽阔的视野……”在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八检察厅召开的学习王朝阳先进事迹的党员大会上,厅长胡卫列这样说。
那本写满工作计划的笔记本还在,“年跑遍全省15个市州分院”的目标尚未完成,而这样一位深耕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竭力守护公共利益的检察官的生命,却永远定格在了年1月2日。
激情似火的“勇士”
湖北省鄂州市检察院一些上了年纪的检察官至今还记得,20多年前的一个下午,头裹绷带气喘吁吁奔进培训室的“王老师”。那一年,在湖北省检察院培训中心任职的王朝阳受组织安排,前往鄂州授课。在途中,为了帮助一位被欺侮的姑娘,他头部受了伤。培训中心的领导劝他休息,下次再把课补上,他却说:“基层的同志平时都很忙,难得有时间集中在一起上课,不能因为我的原因耽误了大家的学习。”
这份对工作的热情贯穿了王朝阳的整个生命历程,年调入公益诉讼检察部门后,这样的特质更为凸显。
“公益诉讼检察事业,最需要他这样激情似火的检察官。”回忆起与王朝阳共事的那些日夜,湖北省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金鑫感叹道:“这是一项崭新的、富有开拓性的工作,王朝阳身上积极改革创新、攻坚克难的特质与这项工作很契合。”
刚接手公益诉讼检察工作时,面临线索发现、调查取证、鉴定评估等一系列难题,“少坐凳子,勤动脑子,多动步子”是王朝阳的口头禅,也是他的行为准则。一个月里,他往返相关部门16次,获取公益受损线索余条,并根据案件需要交给不同检察院办理,迅速打开工作局面。
“王主任的电话就是湖北省检察机关的公益诉讼热线,几乎没停过,不是在调度案件办理情况,就是在指导各地基层院办案。”王朝阳如何感染同行,同处一个办公室的湖北省检察院第八检察部副主任高丹最是了解。
“直至去世前一天,他还在和我们联系,约好节后来我们这里实地指导。”荆门市检察院第六检察部主任杨传梅没想到,那一次通话竟是永别。
“这项工作开展之初,很多行政机关不理解,甚至直接说,你们这样搞,就是跟我们过不去。”湖北省检察院第八检察部三级高级检察官刘洋回忆说:“王主任总是尽最大努力宣传公益诉讼检察职能,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