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就是一场“折磨”,这折磨无疑是面对考试。不仅是考孩子的学习成绩,更在考父母的修为与智慧。
掐指一算,今天离年高考只有30天了。这届的父母,与所有往届家长一样,焦虑,担心,坦然,从容,甚至期待……
心怀忐忑不安,无限聚焦高考,是所有考生家长的共性。毕竟孩子12年的读书成果,马上就要面临检验。作为过来人,一个大二女生的老母亲,不得不说,你们的现在,正是我的从前。
我家姑娘,当年就读于市里一所外国语学校。新开设,公办学校,第三届学生,放弃了更好的高中,是她进校的标签。
高三所有模拟考试中,最好成绩是刚压重本线,后来高考成绩超重本线26分,广东省文科排名出头,也超出了我们的预期。
将孩子高考前发生的事情,出现的状况,整理成文字,有经验,也有反思,对家有高考生的父母,或许有些许启发或帮助。为了保证事件的准确性,我特意调阅了当年的日记——《家有高中生》。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问题的应对方式,不一定具有普适性,因为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若能让家长们用另一个视角来看待孩子,审视自己,于我而言,已经足够了。
篇幅所限,我将用系列文字来呈现,今天是第一篇——
01倒计时53天被孤立?马上走读
年4月15日,周一,下午,突然接到孩子打来的电话,说她被宿舍的同学孤立了,几个女生不理她,还对她冷嘲热讽,说着说着,竟然压抑而伤心地哭了。
当时我正在参加一个活动,打电话和爱人商量后,我立刻去学校看她。
在学校见到孩子,她依然委屈伤心,我当即决定向老师请假,接她回家。恰好在教学楼下碰到了班主任,九零后,一位年轻、美丽、负责任的老师,也是孩子们心中的女神姐姐。
她建议,在接下来这50多天时间里,不如在学校附近租个房子,临近高考,大家压力都很大,也容易关系紧张,女孩子,更会这样。
于是我征求孩子的意见,她也同意了。但觉得这样会增加家里的开支,我告诉她没什么,家里不缺这点钱。
于是,先致电租住在学校对面的同学妈妈,拜托她帮忙问问小区物业有没有放租的房子。
马上开车去另一个小区问中介,中介根据经验很遗憾地表示,根本不会有房东租房给我们,因为时间太短,如果延长租期,也太不合算。
爱人说,先回家休息再说。晚上,我们家庭会议商定,剩下来这段日子,走读,我们每天接送孩子,并于第二天办理了走读手续。
从此以后的55天,我每天5:30起床,做早餐。每天晚上10:30,我和爱人,轮流准时在学校门口等候,接孩子回家。
早餐一般有五六样:蒸包子,蒸鸡蛋,煮玉米、淮山,粥,洗净切好的水果等,随机搭配,装到保温饭盒里、保温杯里,再搭配一盒牛奶。
数量多,分量小,我不太精通厨艺,只选孩子平时爱吃的。
准备好早餐,6:00,准时叫醒孩子,她会立马起床,5分钟内洗漱完毕。6:05,我们准时从家里出发。
家离学校8公里,去时只有4个红绿灯。最快的一次,一路绿灯,十分钟到校。
学校在家的东面,我们披彩霞,送星辰,颇有一番披星戴月的豪迈。
还记得第一天,春暖花开的季节——
早晨的城市,清新,大气,美好,迎接着朝阳,一路绿树繁花;
城市的早晨,天清,路阔,人爽,沐浴着霞光,一路崭新明亮。
孩子要在6:30之前赶到教室早读,早餐,也在教室里吃完。
晚上,基本要11:00才能回到家,但睡在宽大舒适的床上,孩子睡眠质量非常好,再累,也值得。
当然,也有风雨交加的日子,风雨是洗礼,也是考验。没关系,在一起,就是力量。
往返途中,孩子不提学习上的事,我和爱人都不会提。我一般会跟她天南地北地轻松闲聊,*治、时事,娱乐、八卦,天文、历史,趣事、笑话,想到哪里,聊到哪里。
当然,她谈及学习,我们也会保持适当